储能技术分类概述 (一)储能的定义及分类 1.储能的定义 储能是通过特定的装臵或物理介质将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不同 方式储存起来,以便以后在需要时利用的技术。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 储存。储能又是石油油藏中的一个名词,代表储层储存油气的能力。 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 起步阶段。 广义的电力储能技术是指为实现电力与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等 能量之间的单向或双向存储设备,所有能量的存储都可以称为储能。 传统意义的电力储能可定义为实现电力存储和双向转换的技术,包括 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磁储能、电池储能等,利 用这些储能技术,电能以机械能、电磁场、化学能等形式存储下来, 并适时反馈回电力网络。能源互联网中的电力储能不仅包含实现电能 双向转换的设备,还应包含电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单向存储与转换设 备。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广义的电力储能技术可定义为实现电力与 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等能量之间的单向或双向存储设备。如图1所 示,电化学储能、储热、氢储能、电动汽车等储能技术围绕电力供应, 实现了电网、交通网、天然气管网、供热供冷网的“互联”。其中, 电化学储能和电动汽车实现了电力双向转换,用双框线标出,其余用 单框线标出,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FCEV表示燃 料电池电动汽车,BEV表示电化学电池电动汽车。 图 1:能源互联网中的电力储能技术 除储能设备外,还包含了热电联供机组、燃料电池、热泵、制氢 等能源转换设备。储能和能源转换设备共同建立了多能源网络的耦合 关系。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常进行一体化设计,难以区分,因此本文 将具有储能能力的电力转换设备也纳入广义电力储能的范畴。图中, 通过新能源发电实现风、光、潮汐、地热等主要一次能源向电能的转 换。在电网传输和消纳能力的限制下,部分新能源发电将通过制氢、 制热等方式进行转换,部分新能源发电以电化学储能等双向电力储能 设备存储并适时返回电网。在各电力储能技术的支撑下,新能源发电 与热电联供机组、燃料电池、热泵等转换设备协调运行,实现了新能 源高效利用目标下,以电能为核心的多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匹配。 2.储能按技术原理分类 按照技术原理划分,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如抽水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如铅蓄电池、液流电池、 钠硫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电磁储能(如超导电磁储能、超级电容器 储能等)三大类。其中:最成熟的是抽水蓄能、铅蓄电池;正处于示 范推广阶段的是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锂电池;发展处于初期的 技术有铝空气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超 导磁蓄能、超级电容等。 表 1:各类储能的特点 典型额定功 率 种类 抽 水 蓄能 机 械 储 能 电 磁 储 能 电 化 学 储 能 压 缩 空 气 储能 100~3000MW 10~300MW 额定功率 下的放电 时间 特点 应用场合 4~10h 适用于大规模储能,技 术成熟。响应慢,受地 理条件限制 调峰、日负荷调节、 频率控制,系统备 用 1~20h 适用于大规模储能,技 术成熟。响应慢,受地 理条件限制 调峰、调频,系统 备用,平滑可再生 能源功率波动 调峰、频率控制、 不间断电源、电能 质量控制 飞 轮 储能 0.002~3MW 1~1800s 寿命长,比功率高,无 污染 超 导 磁 储 能 0.1~100MW 1~300s 响应快,比功率高,低 温条件,成本高 输配电稳定、抑制 震荡 超 级 电 容 器 储 能 0.01~5MW 1~30s 响应快,比功率高,成 本高,比能量低 电能质量控制 铅 蓄 电池 几千瓦至几 万千瓦 几分钟至 几小时 技术成熟,成本低,寿 命短,存在环保问题 备用电源、黑启动 1~20h 寿命长,可深度放电, 备用电源,能量管 便于组合,环保性能好, 理,平滑可再生能 储能密度稍低 源功率波动 液 流 电池 0.05~100MW 钠 硫 电池 0.1~100MW 数小时 比能量与比功率高,高 温条件,运行安全问题 有待改进 电能质量控制,备 用电源,平滑可再 生能源功率波动 锂 离 子 电 池 几千瓦至几 万千瓦 几分钟至 几小时 比能量高,循环特性好, 电能质量控制,备 成组寿命有待提高,安 用电源,平滑可再 全问题有待改进 生能源功率波动 (1)物理储能 a.抽水储能 抽水蓄能电站配备上、下游两个水库,负荷低谷电能富余时,将 下游水库的水抽到上游水库保存;负荷高峰电能缺口时,利用储存在 上游水库中的水发电。抽水蓄能是目前存储大规模电力技术最成熟、 成本效益最好的储能技术,也是当前惟一广泛采用的大规模能量存储 技术,世界总装机容量已超过 150,000 MW。 图 2:抽水蓄能工作原理 抽水蓄能电站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 的高价值电能,适用于调频、调相,稳定电力系统的周波和电压,并 且宜为备用电源,效率较高,储能容量大。缺点是其受地理条件、转 化效率等方面的制约较大,响应时间是分钟级,应对电网负荷波动能 力较差,同时投资周期较大,抽蓄损耗和线路损耗均较大。抽水蓄能 电站能够用于黑启动、控制电网频率、提供备用容量和提高火电站和 核电站的运行效率等方面。 b.压缩空气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基于燃气轮机的储能技术,利用电网负荷低 谷时的剩余电力压缩空气,将空气高压密封在密封空间中,在需要电 能时,释放高压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压缩空气储能燃料消耗比调峰 用燃气轮机组可以减少 1/3,所消耗的燃气要比常规燃气轮机少 40%, 安全系数高,使用寿命长。压缩空气储能规模大,仅次于抽水蓄能, 场地限制较小,适用于大型电站,,同时建造受地穴、矿井等特殊地 形条件的限制;建造成本和运行成本比较低,低于钠硫电池或液流电 池,也低于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很好的经济性;通过维护使用寿命可 达 40-50 年,压缩空气储能使用的原料是空气,不会燃烧,没有爆炸 的危险,不会产生任何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由于 其储能规模大、成本低,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压缩空气 储能由于能够弥补抽水蓄能的先天不足,因此将是有效解决我国大规 模储能问题的重要技术选择。压缩空气储能的缺点主要为两方面:一 是效率较低,由于空气受到压缩时温度会升高, 空气释放膨胀的过 程中温度会降低,因此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 式散失,在膨胀前需要重新进行加热,且通常以天然气作为加热空气 的热源, 由此导致储能效率降低;二是依赖大型储气装臵,且依赖 燃烧化石燃料,造成污染。 图 3:压缩空气储能工作原理 目前美国正计划在俄亥俄州建造世界上最大容量的压缩空气储 能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 2700 MW。我国于 2003 年开始压缩空气储 能的研究,哈尔滨电力部门正在利用现有的地道作为贮气室进行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高校正在进行压缩空气系统热力性能计算及其 经济分析的研究。随着分布式能量系统的发展以及减少储气库容积和 提高储气压力的需要,8~12 MW 微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已经成为当前 研究的热点。 c.飞轮储能 飞轮储能的原理是将电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飞轮转动的动能储 存起来,供电时,将飞轮的动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输出到外部负 载。飞轮转子是飞轮储能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飞轮转子材料一般 选用强度很高的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在低速时也可选用高 强度钢和铝合金。飞轮转子的设计力求提高转子的极限角速度, 减 轻转子质量,最大限度地增大储能量。轴承系统用于支撑飞轮转子, 是制约飞轮转速的关键因素之一。轴承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飞轮储能 系统的可靠性、效率和寿命。目前,轴承系统一般主要采用永磁轴承、 电磁轴承、超导悬浮轴承等非接触式磁轴承或其它低摩擦功耗轴承支 承飞轮, 并对轴承进行机械保护。 图 4:飞轮储能工作原理 飞轮储能的主要优点是高充放电率,高循环次数,响应速度快, 无污染,维护简单,寿命一般为 20 年,使用寿命不受充放电深度的 影响;相较于其它储能技术飞轮储能几乎无摩擦损耗、风阻小,比功 率可达 8 kW/kg 以上,远远高于传统电化学储能技术;工况环境适 应性好,在-20~50 ℃温度下都能正常工作。 缺点是成本高、能量密度较低,保证系统安全性方面的费用很高, 储能损耗较高,不适合用于能量的长期存储。空载下的相对能量损失 大,每小时超过 2.5%;飞轮储能理论能量密度高达 200~400 Wh/kg,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限于材料因素, 安全稳定运行的飞轮储 能密度通常不高于 100 Wh/kg;价格昂贵也是影响飞轮储能大规模推 广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益于电力电子技术、磁悬浮技术和高强度碳素纤维技术的进步, 飞轮储能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据文献国际先进的飞轮储能系统储能 效率已经达到了 99.4%,可储能 100 kWh。2004 年,巴西实现了利用 超导与永磁悬浮轴承的飞轮储能,用于电压补偿。 2011 年,世界最 大的飞轮储能系统完成安装,容量 20 MW,采用了当前世界最先进的 碳纤维复合飞轮转子技术,吸收并释放 1 MW 的电能仅需 15 分钟。我 国飞轮储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只是从事系统基础研究及小容量试 点。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正朝着大功率、高效率、低损耗和安全可靠 的方向发展。 (2)化学储能 a.铅蓄电池储能 铅蓄电池是世界上最广泛应用的电池之一。 铅蓄电池储能具有成本较低,储能综合效率较高,占地面积较小, 循环次数较好,整体应用成本较为低廉;技术成熟, 安全性较高; 循环次数可达 1 000 次左右;效率可达 80%~90%,性价比高等优点; 同时具有能量密度较低;寿命较短;深度、快速、大功率放电时可用 容量大幅下降等不足之处。目前, 铅蓄电池一般主要用于电力系统 的事故电源或备用电源, 以及汽车起动电源和低速车动力电源领域。 图 5:铅蓄电池工作原理 b.液流电池 在液流电池中, 能量储存在溶解于液态电解质的电活性物中, 而液态电解质则储存在电池外部的罐中。用泵将储存在罐中的电解质 打入电池堆栈,并通过电极和薄膜,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或将化学 能转换为电能。 液流电池的核心优点是寿命长, 循环次数可超过 10 000 次。 液流电池的充放电原理是基于化合价的变化,而非普通电池的物理变 化,因此其使用寿命极长。但是另一方面, 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 功率密度相对较低,而且响应速度较慢。 液流电池有较多体系, 其中全钒液流电池目前最受关注。这种 电池技术最早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发明, 当前在国内外的一 些试点工程项目中获得了应用。 图 6:液流电池工作原理 液流电
储能技术分类概述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于 2023-06-14 16:17: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