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郑州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4 —2035 年)的通知 郑政办〔2024〕9 号 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 关单位: 《郑州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4—2035)》已经市政府 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 年 3 月 12 日 郑州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4—2035 年) 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 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郑州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 划(2022—2035 年)和郑汴洛濮氢走廊规划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2022〕81 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 知》(郑政〔2021〕12 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通知》(郑政〔2022〕31 号)等文件 精神,结合郑州市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1.国际发展现状 在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背景下,氢能被视为促进 经济社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能源技术变革和未来产业 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国际形势多变,地缘冲突加剧全球能源危机, 能源供给不确定性增加。在此背景下,采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化石 能源制氢,并在用能终端中使用氢代替化石燃料,可大大降低对化石 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给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氢能的重要地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均将氢能提升至战略高度,陆续出台相应氢能发展规划或支持政策。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包括美国、日本、欧盟在内的 46 个国家和地区发 布了明确的氢能发展规划,26 个国家将氢能作为能源部门的支柱之一。 2022 年,全球氢气生产量达 9500 万吨,其中传统化石能源(煤 炭、石油、天然气)制氢仍为全球主要的制氢方式,占全球氢气产量 的 83%以上,副产氢占比为 16%。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 2030 年 和 2050 年全球氢气需求将分别达到 1.15 亿吨和 5.2 亿吨,终端能源 占比分别为 5%和 13%。未来全球氢气需求还将持续增长,低碳制氢 取代传统能源制氢进程加速推进,电解设备运营规模及大型制氢项目 建成规模增速明显。 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截至 2022 年 12 月,基础 设施方面,全球累计建成氢气长输管道超过 5000 公里,加氢站数量 突破 1000 座,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加氢站数量将超过 4500 座。应 用方面,在交通领域,全球已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达 67488 辆,预 计到 2030 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100 万辆以上。建筑领 域,日本已推广热电联产设备 40 余万套,欧洲计划到 2040 年部署热 电联产设备 250 万套。冶金领域,以氢代碳成为钢铁行业绿色低碳、 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欧盟、中国和日本等都在积极开展氢能在冶 金领域的应用。化工领域,推动现有甲醇、合成氨、石油炼化等领域 的绿氢替代成为重要趋势。 2.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对氢能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22 年以来,国家相关规划明确氢能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 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日渐完善,各地因地制宜,积极规划布 局氢能产业。截至 2022 年 12 月,全国已有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将氢能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2022 年 1—12 月,国内累计出台 412 项氢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政策 62 项,各地区政策 350 项。 目前我国各省市到 2025 年的氢能规划产值总额已接近万亿,巨大市 场潜力下的规模效应成为我国氢能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政策引导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总体向好,产业链逐步完善,与 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国内外合作进一步加强。在产业层面, 我国氢气总产量稳步增长,2022 年氢气总产量达 3781 万吨,同比增 长 14.5%;氢能产业链企业注册量持续增加,截至 2022 年 12 月已 达 8843 家。我国氢能获取及应用逐步由灰氢向蓝氢、绿氢过渡,规 模不断扩大;氢能相关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自主化水平快速提升;氢 能示范规模和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截至 2022 年 12 月,燃料电池汽 车保有量累计 12682 辆,加氢站建成总量达 358 座,同比增长 40.4%,数量居全球第一;燃料电池领域专利数量呈爆发趋势,公开/ 授权专利 60129 件。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已形成良好氛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 冀等区域初步形成氢能产业集聚发展态势。目前我国氢能产业正处于 产业链技术突破并从研发转入产业化示范应用的关键时期。在国家氢 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指引下,各地区结合自身氢能产业发展特点,因 地制宜开展多领域特色氢能应用,为我国氢能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土 壤,助力中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 3.河南省发展现状 河南省氢能产业起步较早,将氢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的重要发展方向,已出台一系列氢能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提出建设氢 能应用示范轴带、构筑五大产业支撑节点、建设三个氢能供应保障基 地、打造良好产业生态的发展布局。 河南省是能源生产大省,拥有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焦炉煤气、 氯碱工业等副产氢年产量达 55 万吨;风电、光伏装机量位居全国第七, 可再生能源制氢增长潜力巨大。多种氢源可为河南省氢能产业不同时 期的发展提供良好保障。目前,河南省已初步搭建涵盖上下游的氢能 产业链,在技术研究、示范应用等方面逐步实现突破,产业集群集聚 发展态势初步显现。郑州市要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优势,顺应绿色低碳 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打造应用示范高地,构筑国际合 作桥头堡。 (二)发展优势 郑州市区域总面积 7567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282.8 万,2022 年生产总值达到 12934.7 亿元。郑州市是郑州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城市群牵头城市,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发挥城市间产业和人才 的协作联动作用。郑州市是交通领域的先行者,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 整车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能力相对突出,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氢燃料电 池汽车市场推广应用经验,具备良好的氢能产业发展基础。 1.地理区位优势突出 郑州地处中原地带,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铁路、公路以及航空运 输构成了便捷通达的交通体系。郑州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中 国境内最大的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是全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 唯一的“双十字”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同时,郑 州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城市,是国家五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唯一的 中东部城市,截至 2023 年 1 月底,郑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 7000 班次。良好的国内和国际地理区位条件,有利于支撑郑州氢能产业立 足中原地区,辐射全球。 2.氢能保障潜能巨大 郑州市周边 150 公里范围内伟祺新洁能源、河南心连心化工集团、 金马焦化等企业低成本工业副产氢年产量达 60 亿标准立方米,氢能供 给潜力巨大。郑州还拥有丰富的潜在风能、光能、地热能及生物质资 源,为绿氢的制取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郑州天然气地下管网发达, 是中部天然气储存、运输重要节点城市,为长距离、跨季节氢能储存 和运输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3.创新研发基础完备 郑州大学在氢燃料电池、氢储运方面有着较为深厚的研究基础,华 北水利水电大学在燃料电池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碳纸等方面开展了 广泛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在生物质制氢技术方面国内领先,郑州轻工 业大学氢能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审批。宇通集团是国内最早研发氢燃料 电池汽车的整车企业之一,建设有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及河南省燃料电池与氢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应用示范前景广阔 作为郑州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牵头城市和国家交通中心枢 纽城市,郑州市已在公交、环卫、冷链物流、渣土、搅拌车、重型牵 引车等领域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超过 1000 辆。郑州市能源需 求旺盛,工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广阔,减碳需求巨大,适合在能源、 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广泛开展氢储能、备用电源、热电联产、绿 氢工业、轨道交通、氢能无人机、氢农业等多元化应用示范。 (三)面临挑战 郑州氢能产业发展依然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一是产业链尚不完整。 目前郑州主要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展开布局,产业链上游环节缺失, 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二是氢能保障供应能力相对薄弱。周边氢源 潜力有待开发,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氢能输运体系亟需加强。 三是产业发展质量仍需提升。科研投入及核心技术储备明显不足,本 地化自主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开发偏少,人才体系建设仍需加强,示 范应用项目尚未完全展开。四是氢能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安全管理机 制尚未形成,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健全,先行先试制度尚未突破,难以 推动本地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 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视 察河南、郑州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 源安全新战略,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着眼抢占未来产业 新赛道,统筹布局氢能产业,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动力,积极做好氢能 产业链重点环节技术研发和引进,积极打造中原地区氢能产业创新发 展高地,建设“中原氢都”。 (二)基本原则 积极发挥郑州市作为“1+N+5”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的牵 头作用,推进与“郑汴洛濮氢走廊”融合发展,挖掘郑州市氢能和燃料电 池装备制造潜力,有序推进氢能在绿色交通领域的示范引领,积极探 索氢能在分布式能源、储能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氢能与冶金、建材、 化工等工业领域的融合发展。助力郑州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 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创新引领,重点突破。统筹自主研发和引进吸收,完善氢能产业创 新体系,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氢能科技创新高地。集中突破关 键技术装备瓶颈,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攻关,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驱动产业健康发展。 因地制宜,示范先行。深入切合郑州产业结构和发展实际,选择氢 能示范应用领域,挖掘应用潜力,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应用市场,将 氢能产业发展和重点示范工程建设有机融合,形成“以示范促产业、以 产业助示范”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 政府统筹,市场主导。发挥政府规划支撑和政策激励作用,合理调 配政策资源,推进全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强化补

docx文档 【政策】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郑州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双碳基础知识 > 碳达峰碳中和讲座 > 碳达峰碳中和讲座 > 文档预览
27 页 0 下载 6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2024-04-16 15:47:45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2030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