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都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昌都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已经昌都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 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抓好贯彻落实。 2023 年 11 月 14 日 昌都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 号)、《国 务 院 关 于 印 发 2030 年 前 碳 达 峰 行 动 方 案 的 通 知 》 ( 国 发 〔2021〕23 号)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市政 府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结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 于印发西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藏政发〔2023〕17 号)文件精神,根据《昌都市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实施方案 (2022-2026 年)》“结合实际制定我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成 立昌都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合理确定碳达峰任务书 、 路线图和时间表”工作要求,立足我市生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着 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深化和提升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市创建成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 略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坚持生态优 先、绿色发展”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 照副中心城市、藏东清洁能源开发区功能定位,把碳达峰碳中和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形成碳达峰与应对 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统筹融合的总体格局。立足“三 新一高”总要求,以推动碳达峰行动为抓手,以有效控制碳排放为 核心,协同推动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为如期实现国家和自 治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昌都贡献。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 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兼顾我市中长期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在保 障我市实际发展能源消费需求前提下,科学施策,努力实现我市在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 协同经济、促进发展。把碳达峰作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的重大机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重点构 建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高质 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 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发挥政府对碳达峰工作的引导作用,加 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水能、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和森林碳汇资 源开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 作用。鼓励改革创新,鼓励低碳技术创新落实落地。 系统推进、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碳达峰工作,在巩固“二三一”产 业结构的基础上逐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工业、交通、住 建、农业等多个领域减碳行动,积极探索开发生态系统碳汇。根据 不同县(区)、不同行业特点,分类指导、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碳 达峰行动。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低碳发展相关政策体系,清洁低碳安 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大力促进经济发展,逐步提升重点行 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加速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到 2025 年,非 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49%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 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产业 结构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行业的排放进入平台期,绿色生产生 活方式广泛形成。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56%左右, 顺利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 四、重点任务 (一)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借助打造国家级大型“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 能源示范基地的契机,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协同发展清洁 能源上下游产业,落实清洁能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加快建设新型 电力系统示范区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加强能源供应保障, 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1.能源供应清洁化。落实国家“西电东送”“藏电外送”等战略部署, 科学有序开发水电、光伏、地热和风电等清洁能源,稳步扩大清洁 能源装机规模,加快推进国家“西电东送”接续基地和藏东清洁能源基 地建设工作。全力打造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藏东南清洁能源 基地,加快建设输电通道,推进电力外送消纳。到 2035 年,金沙 江上游、澜沧江上游、藏东南三大清洁能源基地全面建成,清洁能 源装机达到 1.23 亿千瓦。〔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 局、水利局、林草局、国网昌都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 均需各县(区)落实,不再单独列出〕 2.终端消费电气化。有序推进昌都市终端能源消费由煤炭、油 品向电力转型。在化石能源占比较高的重点行业,要坚持清洁低碳, 稳步提升能源消费的电气化水平。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 能源梯级利用,推动形成清洁的工业生产方式。到 2035 年,电力 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57%左右。(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 经济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 责) 3.夯实能源网络基础设施。加快补齐能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 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开展“光伏+储能”内需电源建设,促进“水风光 储”一体化多能互补,配套建设清洁能源消纳外送通道。改造升级城 市电网和农网,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实现乡村主电网全覆盖。 (市发展改革委、水利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林草局,国 网昌都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速推进绿色工业发展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两高一低”项目管控的决策部署,持 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围绕“二三一”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工业绿 色转型升级,以绿色建材和绿色矿业为重点,有序释放建材行业产 能,集约化发展绿色矿业,促进工业领域碳排放尽快进入平台期。 加大先进科技引进力度,助力建材行业智能工厂和矿产行业智慧矿 山建设,推进矿产和水泥产业耦合,协力共建绿色园区,全面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加强 降耗和减碳协同。推动工业能源消费低碳化,加强建材和矿业等重 点行业的绿色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电气化水平,深入实施绿色制造 工程,助力打造绿色工业新的增长极。 1.推进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积极挖掘水泥材料新技术、新 工艺、新品种研发潜力,推动水泥企业节能改造,降低生产废物污 染。加强水泥企业探索开发绿色生产的新材料,开展利用粉煤灰、 铜渣、矿渣、尾矿渣等工业废渣生产高性能水泥的研究和实践。因 地制宜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建材领域非化石 能源消费比重,力争到 2025 年至少建成 1 家绿色工厂,绿色建材 行业实现 12 亿的产值规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 局、科技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集约化发展铜、菱镁等绿色矿业。发展先进开采技术,引入 全生产线自动化设备,引培设备相关技术型人才,提升精炼铜矿产 能和效率,实现铜矿全生产线高质量发展。加速发展矿业用能、运 输低碳化。加速铜产品产业链延伸,构建铜制品建材、电力传输设 备产业链。推广无废开采,有效减少或消除矿产废物。积极推进玉 龙铜业智慧矿山等项目,力争到 2025 年建成 3 个智慧化矿山项目, 其他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相关要求。加速构建和完善菱镁矿的产 业链结构,合理规范回收制度,建立菱镁矿绿色低碳生产循环体系。 以加速推动绿色产业园区建设为契机,探索我市矿产结构由资源开 采向资源加工转变。(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 生态环境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局,国网昌都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 工负责) (三)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 优化服务产业结构,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壮大,大力发展生态旅 游业,着力促进绿色物流、信息技术等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 1.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借助“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开放融合 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发挥森林、草原、冰川、湖泊等资源 禀赋,打造一批特色休闲生态旅游业。借助以国道为主要承载空间 的特色通道经济走廊,发展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打造特 色旅游品牌和“智慧旅游”平台,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激发服务业 经济活力。(市旅游发展局、科技局、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 责) 2.加快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借助 5G、数据中心、物联网等 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率先在兼顾功能性、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的 同时,植入低碳设计和运行概念,合理规划仓储物流功能设施和配 套服务。通过绿色物流、智慧物流等先进技术,实现工业品下乡、 农产品进城。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提升现代物流服务水平,促进高 原绿色产品外销。(市商务局、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农业农 村局、交通运输局、昌都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积极发展信息化技术产业。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 化,加快创新主体、平台、机制建设和新技术应用。利用智慧化、 科学化生产技术,打造高标准农业示范基地。培育大数据智能化新 兴产业,重点推进“大数据+旅游”“大数据+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发 展。(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商 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速农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实施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培育行动,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绿色 有机生产,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牧业。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 产业园区为依托,积极发展绿色食饮品、有机农畜产品、地理标志 农畜产品生产,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强先进技术攻关, 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研究培育高效、丰产、绿色种植养殖的新模式, 并运用到本地特色产品,如:牦牛、藏香猪、阿旺绵羊、青稞、荞 麦、葡萄酒等,积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有带动力、竞争力的企业 品牌、农畜产品品牌,力争到 2025 年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达到 80 个以上。 1.加快传统农牧业转型升级。 激励优秀人才到农牧区创业 创新,组建农牧业升级咨询服务团队,积极为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 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增强产业发展软实力。加强对农牧区新型职 业农牧民培训,鼓励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牧业生产由家 庭分散经营向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市农业农村局、发 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局、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 责) 2.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围绕牦牛、藏香猪、阿旺绵羊、 青稞、荞麦、葡萄酒等重点特色产业,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 出高地为载体,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农牧业。发展节水农业,
【政策】昌都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于 2024-01-09 14:14: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