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数字化发展研究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 2023年11月11日 理论篇 技术篇 目录 产业篇 舆论篇 未来篇 附录 文化数字化 文化数字化:立足文化科技融合的背景,以数字化技术融入文化的 创作、生产、展现、传播和消费全过程,实现文化数字化生产力快 速发展,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数字经济发展 传统文化复兴 文化产业 数字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 数字文化事业 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 公共数字文化 公益性数字文化 文化产品和服务数字化 文化企业管理流程数字化再造与商业模式数字化升级 文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精神体验的数字化 文化产业内外部各产业通过数字技术重塑价值链 文化管理部门和整体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的协同治理 文化数字化研究热点 理论篇 思想理论:凝聚中国力量 推动文化发展 中华文化全景呈现 文化财富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 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 浓厚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 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发言(2022) 文化创意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 齐放、 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 文化形象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 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 可敬的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 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 中华文化数字成果全民共享 文化消费 “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 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 公共文化服务 “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 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 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 文化素养 “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 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 文化安全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 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 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2016) 思想理论:科学指导 深入贯彻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发展数字文化建设 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 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 响力。 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 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 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汉中市博物馆时的讲话(2023)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 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 和文化造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造产的多重价值,传播 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发言(2022)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 座谈会上的讲话(2022) 文化 文化 保护 基建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 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文化 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 交流 创新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 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 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 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 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 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贺信(2023) 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 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 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2022)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 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 思想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 的战略内涵 以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Ø 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性、关键性途径。 以“第二个结合”推动 理论创新与思想解放 Ø 坚守中华文明立场不是文化自大,而是把握发展中华文明的自主性。 以文化“两创”理念 赓续中华文脉 Ø 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找寻文化创造的对象、文化自信的源头。 Ø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当代中国进行的伟大实践是历 史中国的传承与发展。 Ø 文化“两创”理念强调的是适应年轻一代文化接收与接受行为的新规律, 推动传统文化内涵与年轻一代文化现实需求的代际间对话。 Ø 数字文创发展的衡量标准体现在服务广大人民的公共文化利益上,也体 现在推动中华文化创造力提升上。 以文明视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Ø 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认可中国,要从中国发展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 入手,做好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Ø 从文明视野来推动中国道路的国际传播,善于从中华人文精神中找寻开 展国际传播的灵感与资源,切实找到能够与世界对话的理念与内容。 以文化使命感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胡钰,2023) Ø 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视角上看,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Ø 从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角上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为了人类 文明交流互鉴,为了建设更和谐的人类新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研究聚焦:数字技术、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 技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型 “采集—转换—展现”技术路径 产业:文化生产的数字化再造 经济资源 文化资源 采集:倡导开放包容与专业标准并存; 转换:注重对“本真还原”的理性追求和语 义设计层面碎片化的客观认知; 展现:重视非遗与现代社会文化因素的内在 关联,规避与传统文化存续语境的割裂。 (韩美群、周小芹,2022) 版权 确权 IP 设计 授权 运营 内容 开放 业的相辅相成成为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和提 升公民素养的基本措施,有利于我国发展中华民 族现代文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资源协同 助推 公共 文化 服务 场景融合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区块 链、XR、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为场景融合提供基础。 虚实融合 VR云上书店、5G+VR景区慢直播、虚拟 文化产 业一体 化 提升 偶像全息演出推动文化提供更多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提出,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 目标协同 数字技术支撑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 产业融合数字文化企业与金融、物流、教育、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财富的全民共享 能力协同 利益协同 (顾江、李成顺,2023) 趋势研判:激活中华文化创造力 数字时代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特征,文化科技融合是当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突出特点。 不进入数字世界的文化内容是边缘的,而没有文化内容的数字世界则是乏味的。(胡钰,2022)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 文化自信更加突出 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 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 89:;< "'(= >?@A -.@B CDEFEE G-.@ BC01 ,HIJ7 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 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 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 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 !!"#$%&'()*+,-.+/01234567 文化产业更加强劲 文化创造更加活跃 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人群正为国潮品牌发展注入新动 能。 动漫、游戏、 从追捧洋品牌到国潮兴起,是我国消费品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稳步 电影等成为 提高的有力证明。……运动鞋、自行车、美妆产品不仅国内热销,也成 传播优秀中 为海外“爆款”,老百姓对“国潮”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 华传统文化 的载体。 !!"AKLMNOPQRS%TUVWX7Y"Z [\J7EFEEG]F^_\ 文创理念: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创造的新观念 文创理念基础在“文”,即文化;关键在“创”,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 创意视角是一种个性化视角, 意 重点关注文化发展的内容创新。 视 没有创意的文化是重复的,没 角 有文化的创意是单薄的。 创意 视角 科技 视角 文创 理念 生活 视角 科 技 视 角 科技视角是一种现代化视角, 重点关注文化发展的形式创新。 没有科技的文化是边缘的,没 有文化的科技是乏味的。 生活视角是一种社会化视角, 生 活 重点关注文化发展的应用创新。 视 没有文化的生活是无趣的,没 角 有生活的文化是无力的。 (胡钰,2019) IPv6 扩充地址空间 享受共性 与 发扬个性 认同者经济:产消合一 数实共生 从职业创作者扩展至消费者,标志着数字文化产业进入到“产消合一”的创意者经济时代。 逻辑 实质 创意者经济
清华大学-2023文化数字化发展研究-2023.11.11-187页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于 2024-01-15 16:39: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