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首页
频道
网站升级
请访问www.203060.com
双碳报告研报
双碳企业项目
地产卖炭翁
会员中心
首页
网站升级
请访问www.203060.com
双碳报告研报
双碳企业项目
地产卖炭翁
上传文档
会员中心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2.10 1 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面对城 市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需要更好地发挥规划的调控和 引导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 2008 年正 式施行,为城乡规划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提出了 新的依法行政的要求。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于 2010 年 3 月得到国务院主管部门的批准,标志着学科建 设跨上一个新的高度。城乡规划实践需要深入和拓展。 2 3 1 生态低碳概念的兴起 4 1.1 低碳生态理念的兴起 ( 1 )低碳生态是人类发展的必经之 路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需要低碳生态发展 农业文明 → 工业文明 → 生态文明 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已经远远超过地球 的自我修复能力 全球生态赤字 中国各省份生态压力 (来源:中国生态足迹, 2010 ) 5 1.2 城乡规划的低碳生态责任 ( 1 )城乡规划是促进低碳生态发展的重要手段 城乡规划通过对规划要素的合理安排实现低碳生态发展目标 低碳生态发展的方向 城乡规划措施 合理确定发展容量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低污染、低排放、 低能耗发展模式 优化空间布局结构 构筑绿色交通体系 完善提升生态系统 合理安排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有效利用节约资源 深化落实节能减排 6 1.2 城乡规划的低碳生态责任 ( 2 )低碳生态是城乡规划自身完善的需要 城乡规划的领域应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完善 要素增加 方向优化 比重调整 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将得到提升 方法完善 技术进步 量化评估 城乡规划需要加强低碳生态规划要素 7 2 生态低碳的解读 8 2.1 低碳与生态内涵对比 ( 1 )生态内涵 广义生态:强调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互动良性发展, 最终达到三者和谐共生 狭义生态: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规划中体现在生态建设和污染控制 广义生态 狭义生态 关注焦点 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关系 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准则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 实现自然界的稳定、平衡 政策取向 社会进步和自然保护的同时发展经 济 关注自然环境保护 产业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实现非物化和绿色化的生产 治理方式 注重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补偿建设 注重环境治理与相关费用的投入 9 2.1 低碳与生态内涵对比 ( 2 )低碳与生态内涵的异同 相同点:低碳与生态在核心思想上一致 差异点:低碳城市强调减少碳排增加碳汇,是生态城市的子集 功能内涵 经济内涵 社会内涵 空间内涵 低碳 通过削减碳排放,减少对自然影 响 生态 形成共生系统,保护自然环境 以低碳产业、技术为手段,把减 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强调经济中 少碳排放量作为重要内容 的循环利用 以减少碳排放来改善社会发展和 以生态理念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 生活方式 系 强调空间紧凑性、复合性 强调空间多样性、共生性 10 2.2 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内涵对比 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 低碳城市: 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 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生态城市 :从只由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以及与环境 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逐渐扩展到不但指自然系统内部关系协调,而包 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协调以及社会环境内部的关系协调,甚至是美好、 健康、和谐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理想状况 低碳生态城市 :是对资源环境进行自觉设限发展,将资源循环再生作为基 本原则,体现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建设科学、生态健康、资源节约等目 标, 具有可界定性、可操作性,最终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1 2.3 低碳发展的涉及领域 低碳发展的领域组成 有序空间结构 土地混合利用 低碳空间布局 慢行地块尺度 适宜开发强度 低碳交通 低碳 发展 涉及 领域 低碳交通模式 低碳交通政策 低碳能源 低碳资源利用 低碳水资源 低碳废物资源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构成要素 低碳经济转型政策 合理使用电器 低碳生活 杜绝餐饮浪费 节约使用资源 绿色出行方式 12 2.3 低碳发展的涉及领域 (文献简介) ( 1 )低碳空间布局 (潘海啸等, 2008 ) 理想有序的区域空间结构 以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 适合行人与自行车使用的地块尺度 以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水平来确定开发强度 城市密度的未来变化趋势 公交走廊模式的区域空间结构 土地混合利用 13 2.3 低碳发展的涉及领域 (文献简介) ( 2 )低碳交通 低碳交通模式 (殷广涛等, 2010 ) 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 TOD )模式 快速公交系统 轨道交通系统 步行和自行车系统 新西兰低碳交通行动路径 低碳交通政策 (陈飞等, 2009 ) 低碳型交通系统方式 强化交通治理政策 推进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英国低碳车辆研发路线图( 2050 ) 14 2.3 低碳发展的涉及领域 (文献简介) ( 3 )低碳资源利用 低碳能源 (龙惟定等, 2010 ) 能源利用低碳化 能源供应多样化 能源消耗减量化 低碳水资源 (金元欢等, 201 0) 丹麦热电联产的循环系统 低碳废物资源 (徐文龙等, 201 自然与整体优先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垃圾资源回收减碳 构建生态景观水体 垃圾收集与运输减碳 控制水环境污染 垃圾处理减碳 0) 15 2.3 低碳发展的涉及领域 (文献简介) ( 4 )低碳生活 (绿萍, 2010 ) 合理使用电器 使用能效高的电器,采用合理使用方式 杜绝餐饮浪费 爱惜粮食,使用节能灶具 节约使用资源 节约使用木、纸制用品及水资源 绿色出行方式 鼓励公共交通工具,选择小排量汽车 …… 16 2.4 低碳生态的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梳理 方面 内容 交通低碳技术 建筑低碳技术 低 碳 生 态 规 划 技 术 方 法 低碳生态技术 能源低碳技术 污染治理技术 资源利用技术 3 S 信息 分析方法 生态承载分析方法 规划分析方法 生态特征评价方法 空间引导分析方法 规划方案比选方法 17 2.4 低碳生态的技术方法 ( 1 )低碳生态技术 技术分类 技术领域 对城乡规划的影响 建筑低碳技术 u 建筑节能技术 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和提升建筑节能目标 能源低碳技术 u 新能源利用技术 提升新能源比例、拓宽设施服务范围 u 水污染处理技术 改善雨污控制和提高工程技术等水平 u 垃圾处理技术 改进和完善垃圾收集系统 u 水资源利用技术 新增再生水及雨水利用的目标、措施等 污染治理技术 资源利用技术 u 废物资源利用技术 提高垃圾分类收集及回收利用标准 u 新型交通技术 交通低碳技术 u 地下交通技术 u 交通节能技术 考虑新型交通系统应用 加强地下空间利用的统筹协调 指标中考虑交通节能目标 18 2.4 低碳生态的技术方法 ( 2 )规划分析方法 3 S 信息分析方法 缓冲区分析 道路、河流、环境污染源、辐射源等的空间影响范围分析 网络分析 路径分析、资源分配、连通分析、流分析、选址、生态系统局构建 等 可达性分析 大型商业网点、居民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等的选址 19 2.4 低碳生态的技术方法 ( 2 )规划分析方法 生态承载分析方法 土地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 矿产资源承载力 水环境承载力 大气环境承载力 城市绿地承载力 20
低碳城市规划-201210-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01页
请访问www.203060.com
>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
>
全国性标准
>
文档预览
101 页
0 下载
9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下载文档
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
还有
0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于
2024-03-14 22:08:1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8.50 MB)
收藏
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
2030
)
评论列表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最新文档
碳达峰碳中和视域下装配式建筑节能减碳研究_范丛昕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建筑节能低碳发展路径构思_胥小龙
碳达峰碳中和形势下石膏建材的发展趋势_杨再银
碳达峰、碳中和__大国雄心,建材行业须担当_靳惠怡 (1)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建材领域的应用及标准化现状分析_李琴梅
碳排放挑战与中国建材行业的机遇_张伟宏
碳减排背景下的建筑能源规划方法
碳中和视角下绿色建筑关键性技术应用与研究_刘慧慧
碳中和视角下基于未来气候太...伏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趋势研究_杨倩苗
碳中和背景下高职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_朱平
1
/
5
101
评价文档
10 个金币
下载文档(8.50 MB)
回到顶部
×
下载提示:本站已全面升级到www.203060.vip
文档下载,需要消耗您
10
个金币。
您确定要下载
低碳城市规划-201210-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01页
文档吗?
×
分享,让知识传承更久远
×
文档举报
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
淫秽色情
虚假中奖
敏感信息
人身攻击
骚扰他人
×
收藏文档
收藏文档
请选择收藏夹
请选择收藏夹
没有合适的收藏夹?去
创建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