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目录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总体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二)深入实施节能降碳 (三)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加大低碳技术创新 (六)加快推进数字转型 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 (一)钢铁 (二)建材 (三)有色金属 19 (四)化工 20 (五)装备制造 (六)消费品 (七)电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二)强化责任落实 (三)完善配套机制 (四)加强人才保障 (五)加大宣传推广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工业绿 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根据《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案》(工信部联节〔2022〕88 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 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南省碳达 峰实施方案》《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娄底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娄底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 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 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 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 理好工业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全局,围绕打造中部地区一流的新材料 产业高地和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名城,以实施重点行业和重 点企业碳达峰行动为抓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降碳、推行绿色制造、 强化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基本 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如期实现碳达 峰目标奠定基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娄底力量。 (二)工作原则 ——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和产业链供应链安 全的前提下,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工业生产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稳 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针对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精准施策,促 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节约优先,源头减碳。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施全面节约策略。 优化用能和原料结构,提升利用效率,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加强产业间耦合 链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从源头减少 二氧化碳排放。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 支撑作用,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攻 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数字 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 挥政府作用,健全以碳减排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激 发市场主体低碳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为全社会碳达峰提供有力支撑。 (三)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园区、供应链管理企业,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 显著的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 2025 年,规模以上 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 2020 年下降 14%,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完成省下达目标,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绿色制 造体系基本建成,绿色低碳工艺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取得新突破,数字化智能化 绿色化低碳赋能成效显著,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确保 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 2030 年前达峰。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调整产业 结构 1.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等传统 产业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大力发展钢铁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绿色 材料等先进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工程机械产业,着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高端 材料、高端装备优势,发挥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引擎作用,全力打 造中部地区“材料谷”。优先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装配式建筑、新 能源及先进储能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现代农机装备、先进陶瓷、 农产品及生物医药以及现代文印等四大区域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探索发展氢能产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对在建、拟建、存量高 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严把钢铁、水泥、 有色金属、煤碳等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准入关,建立“两高一低”项目准入 部门联审会商制度,深入评估论证,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等产能规模。严格常 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持续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排查在建项目, 对能效水平低于本行业能效限额准入值的,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推动能效水 平应提尽提。深入挖掘存量项目节能减排潜力,积极引导开展节能诊断和清洁 生产审核。加强对重点产品产能监测预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 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产业低碳协同示范。加强产业间合作,促进煤炭开采、钢铁、建材、 有色金属、化工等产业协同耦合发展。推动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和建材等企 业间区域流程优化整合,实现流程再造,形成钢焦融合、钢化联产等跨行业协 调降碳新模式。推进产业链跨地区协同布局,减少中间产品物流量。鼓励龙头 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行业间企业开展协同降碳行动,构建企业首尾相连、互 为供需、互联互通的低碳产业链。建设一批“产业协同”、“以化固碳”示范项目。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深入实施节能降碳 1.优化工业用能结构。积极构建电、热、冷、气等多能高效互补的工业用 能结构。加快推进煤炭利用高效化、清洁化,科学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有序推 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等重点行业煤炭减量替代,鼓励利用生活垃圾、 固体废弃物和生物质燃料等替代煤炭,推进华新水泥(冷水江)一般固废及城 市垃圾燃料替代等项目建设。大力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积极推进“气化娄底” 工程,推动工业大用户天然气直供,提高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比例。加快 推进工业用能多元化、绿色化。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工业 绿色微电网,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 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促进就近大规模高 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 市住建局、国网娄底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有序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等重点行业 及其他行业加热、烘干、蒸汽供应等环节,科学有序推广电炉钢、电锅炉、电 窑炉、电加热、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替代工艺技术装备,扩大电 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科学稳妥有序对工业生产过程中 1000℃以下中 低温热源进行电气化改造。鼓励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满足电能替代项目的用电 需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 责) 3.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挖掘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 节能降碳潜力,加快节能降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与推广应用,加大能量系统优 化、余热余压利用、污染物减排、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公辅设施改造力度,系 统提升能效水平,重点推进华菱涟钢节能环保改造、冷水江钢铁超低排放改造、 涟源海螺原料磨更换辊压机技改、双峰海螺原料系统及窑炉系统综合节能改造、 湖南海螺窑炉综合能效提升、湖南煤化焦炉炉体热态维护效能提升技术改造等 项目建设。推动企业对照行业能效指标体系,全面开展对标达标,加快实施节 能降碳行动,打造一批能效“领跑者”。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积极培育水效“领 跑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 责) 4.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围绕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通用用能设备, 持续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加大高效用能设备应用力度,开展存量用能设备 节能改造。建立以能效提升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新建项目主要用能设备原则上 要达到能效二级以上水平。大力推广节能高效先进适用工艺设备,鼓励企业优 先选用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水平或列入国家、省“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的 技术、产品和设备。积极培育“能效之星”产品。开展重点用能设备系统匹配性 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提高风机、泵、压缩机等电机系统效率和质量,推 动高效节能炉排、配套辅机、热网泵阀、储热器、能量计量系统等高效锅炉配 套系统规模化应用。到 2025 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 70%以上,新增 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 80%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 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强化节能监察。持续开展工业节能监察,聚焦钢铁、建材、有色金属、 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节能监察,加强重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法律法规规 章和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用能行为。强化节 能监察结果运用,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监管、阶梯 电价等手段,加大节能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实施节能诊断,强化节能诊断成果 运用,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模式实施改造。鼓励国有企业 带头开展节能自愿承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 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1.建设绿色低碳工厂。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装备制造、生物 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选择一批制造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创建国家级、省 级绿色工厂。鼓励绿色工厂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提标改造,积极创建 “超级能效”工厂和“零碳”工厂。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到 2025 年,争取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 7 家,省级绿色工厂达到 30 家以上。(市 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2.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围绕打造 10 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以龙头企 业为引领,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协作,积极构建涵盖采购、生产、营销、 物流、回收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引导优势产业链中关联性强的龙头企业开展 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构建数据支撑、网络共享、智能协作的绿色供应 链管理体系。鼓励“一链一策”制定低碳发展方案,发布核心供应商减碳成效报 告。大力

docx文档 【政策】娄底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双碳政策标准 >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 > 国家政策 > 文档预览
70 页 0 下载 19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2023-09-06 22:03:03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2030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