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 碳中和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根据《工 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 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相关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省第 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工 业强省战略为统领,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处理好工业发 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 系,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数字 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深入实施重点行业碳达峰、绿色园区低碳 升级和工业绿色低碳产品体系构建三大行动,加快制造业绿色低 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全局筹划,整体推进。统筹碳达峰工作与制造业安全稳定发 —1— 展,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稳妥有 序推进碳达峰各项任务。 优化结构,提升能效。加强源头把控,持续优化能源和原料 结构,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减少生产原料用能,加强产业耦 合链接,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持续提升工业能源 资源利用水平。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发挥创新第一驱动力作用,持续开展 绿色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大力推广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促进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 能绿色化。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激发市场主体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加强政策引导,健全以碳减 排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合力。 (三)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分别达到 200 家和 50 家,转化应用一批节能降碳的技术工艺装备产品。 到 2025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 2020 年下降 12%以上, 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力争一批重点产品 工艺能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 —2— 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 效、绿色、循环、低碳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 氧化碳排放在 2030 年前达峰。 二、重点任务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形 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 程,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有色金属、石化、建材、钢铁、 纺织等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实 施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工程,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 展工程”,促进数字经济规模倍增,加快航空、电子信息、装备 制造、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全 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工程,编制未 来产业发展规划,梳理适合江西发展的产业或技术路线,抢占未 来产业竞争新高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 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落实国家产 业政策、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等政策要求,对在建、拟建、 建成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开展梳理排查,建立项目清单, 实施动态管理,明确处置意见,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按有关规定 停工整改。对行业产能已饱和的行业,新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 低水平项目应严格落实国家产能置换政策;产能尚未饱和行业新 —3— 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要按照有关要求,对标行业先 进水平提高准入标准。(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 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合理控制重点行业产能规模。严格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指导目录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严禁违 规新增产能。对未纳入国家产业规划的新建乙烯、煤制烯烃等项 目,一律不得建设。防范铜、铅、锌等冶炼产能盲目扩张,新建 及改扩建冶炼项目须符合行业规范条件。加强重点行业过剩产能 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有效防范化解过剩产能。完善以环保、能 耗、质量、安全、技术为主的综合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执法和 强制性标准实施,持续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 (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等 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动产业低碳协同示范。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产 业链上下游及产业链之间低碳协同发展,提升产业绿色配套水 平。强化能源、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纺织、造纸 等行业耦合发展,推动产业循环链接,鼓励实施钢化联产、炼化 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建设一批“产业协同” “以 化固碳”示范项目。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关联企业开展协同 降碳行动,构建企业首尾相连、互为供需、互联互通的产业链。 加强产业链跨地区协同布局,减少中间产品物流量。(省工业和 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委、省能源局、省林业局等按 —4— 职责分工负责) (二)持续推进节能降碳 1.优化重点行业用能结构。提升能源加工转换率,促进煤炭 分质分级高效利用。加快煤炭减量替代,减少原料用煤,加大生 物燃料、合成原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钢铁、有色金属、 建材、纺织等行业应用力度,提升水泥窑、燃煤锅炉等耗煤设备 的燃煤替代率。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增长,不断提高陶瓷、玻璃纤 维、平板玻璃、预拌砂浆制品等行业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比 例。扩大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供给,持续推进工业绿 色电力消费,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省能源局、省发展 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深入挖掘电能替代潜力,严控非电 行业燃煤消耗量,统筹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在钢铁、建材、有 色金属、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及其它行业铸造、加热、烘干、蒸 汽供应等环节,加快淘汰不达标的燃煤锅炉和以煤、石油焦、渣 油、重油等为燃料的工业窑炉。推广电炉钢、电锅炉、电窑炉、 电加热等技术装备,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重点对 工业生产过程 1000℃以下中低温热源进行电气化改造,在玻璃、 陶瓷等重点行业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 代。(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 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逐步扩大可再生能源供给。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增 —5— 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合理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 储能等项目,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 厂、自备电源建设。谋划布局氢能及装备产业,加快新型储能规 模化应用,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适时开发氢能应 用示范。建设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的综合能源项 目,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 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以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 金属等行业为重点,加快高效节能技术产品转化应用,减少生产 工序能源消耗,推动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加强重点领域能效 水平摸底调查,深挖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潜力,制定改造提升计划, 实施一批节能降碳示范项目,推动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项目加快 完成改造升级。开展能效“领跑者”行动,培育创建一批节能降 碳标杆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 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提升重点设备能效水平。实施变压器、电机能效提升计划, 扩大高效节能产品供给,淘汰低效用能设备,鼓励企业采购应用 高效节能设备。支持可再生能源电站、电动汽车充电站(桩)、 数据中心、5G 基站、采暖等领域使用高效节能变压器,鼓励风 机、水泵、压缩机、机床等通用设备采用 2 级以上的电动机,提 升高效节能设备在工业、通信业等领域的应用比例。支持南昌、 九江发展节能锅炉窑炉、高效电机制造集群,支持抚州发展高效 —6— 节能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 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加强用能监测与管理。依托工业能耗监测平台,实现重点 行业、企业能耗动态监测分析。推动企业完善能源管理体系,鼓 励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强化能源管理。统筹工业节 能监察队伍建设,制定工业节能监察计划,加大工业节能监察力 度,强化能效水平约束,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用能行为。扩大工业 节能诊断覆盖面,针对企业工序工艺、重点用能设备、关键技术 装备等,深入挖掘节能潜力,强化结果应用。鼓励高耗能行业企 业与高校、专业节能服务机构深度合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 源托管等模式实施改造。(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等 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积极推行绿色制造 1.创建绿色工厂。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原料无害化、能 源低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 集成应用。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实施分类管理,对 标先进水平,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升级。鼓励绿色工厂编制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分享绿色发展经验,接受社会监督。完善绿 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面向重点领域提供咨询、检测、培训等服 务,强化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监督管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 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 2.构建绿色供应链。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制定可持续的绿色 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绿色伙伴式供应商管理,搭建供应链绿色 信息管理平台。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在汽车、机械、电 子、纺织、通信等行业,通过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协作,建 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 流体系,推动关联企业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带动 链上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加快铁路专用和 管道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大宗货物运输方式和厂内物流运输结 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交 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 责) 3.打造绿色园区。以产业集聚、生态化链接和公共服务基础 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行园区综合能源资源一体化解决方案,共建 共享园区内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推进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水 资源循环利用、废物综合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区能 源资源利用效率。围绕首位产业、主导产业,通过“横向耦合、 纵向延伸”,构建园区绿色低碳产业链条,实现园区整体绿色发 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

pdf文档 江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赣工信节能字〔2022〕221号

双碳政策标准 >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 > 国家政策 > 文档预览
26 页 0 下载 15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2023-09-06 22:10:06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2030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