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O LU ME. 6 2 2022 (12) 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发展趋势与中国方案的启示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 2022 年 11 月 作者: 李琴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是人类发展动力之一 ................ 2 (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2 (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3 第二章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趋势与创新 ................................ 6 (一)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领域与趋势.................................... 6 1.全球生态环境面临多重危机.............................................. 6 2.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领域和趋势.............................. 8 (二)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新进程.......................................... 15 (三)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框架.......................................... 19 1.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框架........................................ 19 2.旗舰物种、遗传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注和保护.... 26 (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韧性安全.......................................... 30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方案与智慧 ...................................... 35 (一)生态文明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契合.............................. 35 (二)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与国际影响力.............................. 37 1.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38 2.生态文明中国方案的国际影响力.................................... 40 3.参与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路径............................ 41 第四章 启示与展望:以生态文明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3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在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对环 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及资源的极大消耗,生态环境也出现失 衡问题。放眼全球,当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 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将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传统的生产力发 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宜人类可继续发展。 我国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是仅仅依靠 既往生产力发展的模式,已难以实现生产力总体跃升的目标,更无 法支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面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 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 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近十年来,我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 抓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为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贡献了中 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报告先从理论视角阐释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改善生态环 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而,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可持续的生产力是 国家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分析了全球生态环境面 临的危机,梳理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关键领域和发展趋势,重 点概述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思考和行动。同时,阐述了我国倡导和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全 球环境治理目标的契合,其实践为应对气候变化、化解环境危机、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范例,提出以生态文明路径推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 1 第一章 前言: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是人类发展动力之一 (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自 2015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同年, 《巴黎气候变化协议》 《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等报告的通 过,让国际社会为可持续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30 年可持 续发展议程》勾勒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道路。可持续发展目标将 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可持续发展目 标体系的建立,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可持续性不是发展和人类 幸福的障碍,而是发展的动力。这一观点正是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 和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近五年来,诸如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 性经济学研究计划、生态系统服务项目等行动持续表明,认识到生 态系统能够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对于创造包容性绿色经济和帮 助数百万人脱离贫困极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资源作为劳动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基 本要素。自然资本为人类提供的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潜 力和后劲。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中关于生产力与生态环 境关系的新理念阐明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生态环境是生产力 的关键要素。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在我国,习近 平总书记提出以上这一重大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自然生态作为 生产力内在属性的重要地位,既以其鲜活的语言和深刻论断强化 2 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第一类和第二类自然资源是自然生产力 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观,又把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纳入生产力范畴, 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观的极大丰富、继承和发展,并赋予新 的时代内涵。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环境保 护和治理赋予了“生产力”全新的内涵。现代化的绿色生产力,除了 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之外,在生产力内部必然要逐渐生 成一种保护自然的能力,包括生态平衡和修复能力、原生态保护能 力、环境监测能力、污染防治能力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之一是 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素和内生动力, 始终把整个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实现和确保生产活动 结果绿色化和生态化的途径、约束和保障[1]。 虽然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当前大 气环境、水污染、土壤污染、过度开采等各种棘手问题依然严峻, 不断考验着政府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迫切要求其进 行治理转型和制度改革突破,从粗放式、运动式的治理模式向常态 化、可持续性转变。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的革命性变革。 (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环境为生产力拓展和价值增值建立了平台。在我国生态 1 黄承梁.生态文明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光明网,2021-10-15. 3 文明总体框架下,把环境保护作为区域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主要底 线,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必要条件,以生态环境保护 引导发展动力转换。绿色发展理念是破除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所 导致的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无论是打赢防治污染攻坚战还是为 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生态产品与生态服务,都需要 推进绿色发展。因此,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根本性变革,也 是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本质上是要把生态环境资 源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绿色转型 的重要驱动力。 生态环境在生产力拓展和价值增值过程中具有劳动无法替代 的基础性作用。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 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支撑,是金山银山不能代替的。生产 力的高度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此过程中,生态环境是影响生产力要素结合方式和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重要变量。 “生态兴则文明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 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就是保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 首先,生态环境问题是经济系统中“黑色增长”因素造成的。我 国近年来生态文明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保护不但不会影响经济增 长,而且能够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引导和倒逼传 统经济转型,正向带动经济增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 樊良树. "生态就是生产力"的价值意蕴[J]. 晋中学院学报,2021,38(6):15-18. 4 其次,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研究显示,“十 三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大幅度增长,对经济增 长和就业形成了拉动作用。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 健康效益。不仅如此,总量减排为经济增长腾出了生态环境承载空 间,绿色消费也拉动了经济绿色增长。但我们仍需意识到,生态环 境根本好转拐点远未到来[3]。 3 李海生,傅泽强,孙启宏,等.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的几点思考[J]. 环境保护, 2020, 48(15):6. 5 第二章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趋势与创新 (一)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领域与趋势 1.全球生态环境面临多重危机 当今国际社会需要共同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诸多问题,通过 全球环境治理,携手推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自工业文明 以来,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 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 样性丧失已被联合国列为三大全球性危机。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 情背景下,全球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与经济复苏、气候变化、 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多重危机。2021 年 2 月,联合国环境 署发布《与自然和谐共处:应对气候、生物多样性和污染危机的科 学蓝图》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环境污染已经成 为全球三大环境紧急情况;人与自然关系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压 力加剧环境风险、遏制环境恶化的全球承诺尚未兑现、环境风险威 胁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多重挑战;全球亟需开展以联合国可持续发 展目标为框架的系统变革,加快应对全球环境危机的重点行动,改 革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提高粮食、能源和水系统的环境友好性与 可持续性,加强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健康的协同保护,进而推动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可持续发展。2021 年,政府间气候变化 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气候变 化影响广泛、快速且不断加剧,诸如海平面上升等变化不可逆转。 6 联合国第

pdf文档 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发展趋势与中国方案的启示(2022)--复旦发展研究院

双碳政策标准 >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 > 国家政策 > 文档预览
49 页 0 下载 5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2023-10-07 15:09:24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2030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