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清洁能源 之都规划的通知 宜府办发〔2023〕38 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宜昌清洁能源之都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 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 年 10 月 9 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宜昌清洁能源之都规划目录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与优势   (二)发展形势与机遇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重点任务与举措   (一)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构建清洁能源供应高地   (二)推动能源消费升级,打造综合能源消费绿地   (三)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形成优质产业聚集洼地   (四)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构建安全可靠支撑体系   (五)建设智慧能源系统,提升数字平台管理水平   (六)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建立现代科学管理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   (二)强化规划衔接   (三)完善配套政策   (四)突出科技支撑   (五)建立考评机制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 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助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 区,根据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 书和省、市有关能源发展规划,结合宜昌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与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宜昌地理区位优越,位于长江中上 游结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有“川鄂咽喉,西南门户”之称,是中部地区 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便利,是长江“黄金水道”核心枢纽、国家“八纵八横” 高铁通道重要节点,入选首批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境内有“西气东输”“川气东 送”两条能源大动脉,已形成以 220 千伏和 500 千伏为主的电网构架,承担三 峡等清洁能源外送、华中电网调峰运行、区域电力利用等功能。综合实力不断 跃升,2022 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 5500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4.06 万元,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城市第 54 位。 “1+4”人才新政迭代至 3.0 版,形成了产业吸附和人才聚集“强磁场”。2021— 2022 年全市全社会单位 GDP 能耗累计下降 6.3%,超“十四五”能耗强度目标 任务进度,能效水平不断提升。   2.清洁能源丰裕,能源供应更加多元。宜昌水能、风能、太阳能、氢能、 页岩气、地热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品种和开发量丰富。宜昌处于我国第二与第三 阶梯过渡地带,地势落差大,是全国乃至世界水电资源最富集、开发前景最好 的地区之一,建有三峡、葛洲坝等水电站 468 座,总装机 2850 万千瓦,最高 年(2020 年)发电量超 1400 亿千瓦时,占全国水力发电量的十分之一。抽 水蓄能资源潜力超过 3000 万千瓦以上,7 个抽水蓄能电站被纳入国家《抽水 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目前已核 准项目 3 个,总装机 480 万千瓦,长阳清江、湖北远安抽水蓄能项目已开工建 设。宜昌页岩气远景资源储量达 7.42 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超 5000 亿立方 米,被列入全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示范区。太阳能、风能资源条件较好,近 期技术可开发量近 1000 万千瓦。化工副产氢气资源丰富,拥有工业副产氢提 纯和电解水制氢的天然优势,氢气年产能超过 52 亿立方米(47 万吨/年)。浅 层地热能资源分布广泛,未来开发潜力巨大。   3.矿产资源丰富,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宜昌磷矿、石墨矿、锰矿、玻璃用 砂岩矿等资源丰富,拥有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基地,保有储量 43.17 亿吨,占 全省的 56%、全国的 15%,居全国八大磷矿区第一位。石墨资源富集,晶质 石墨保有储量 145 万吨,约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 10%,为全国四大晶质石 墨产区之一。玻璃用砂岩保有储量 4504 万吨,为全国四大优质硅砂矿区之一。 锰矿保有储量 904 万吨,为全国锰矿重要产区之一。优越的资源条件为聚集磷 酸铁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太阳能光伏板等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良好基础,已 建成磷酸铁锂电池产能 70GWh,初步形成涵盖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 隔膜和电池总装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闭环。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2022 年新建新能源船舶数量占全省的 56%。全球载电量最大纯电动船“长江三 峡 1 号”在宜打造运营,长江首艘氢燃料动力船“三峡氢舟 1 号”在宜首航。湖北 首个磷矿重卡换电站顺利投运。目前已建成充电桩超过 1.3 万个。   (二)发展形势与机遇   从时代方位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能源转型正推 动全球能源和工业体系加快演变重构,能源正从过去以煤炭、油气、电力等集 中式资源供给逐渐向集中式与分散式双重发展的方向转变。低碳化、多元化、 分散化、数字化和全球化逐渐成为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清洁能源将成为满足 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2023 年 7 月,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审 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为新时代中国能 源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能源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背景下,市场和资源“两头 在外”的外源型发展动能明显减弱,产业布局逐渐从“沿海时代”转向“长江时代”。 宜昌位于长江经济带核心节点,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 大决策部署的交汇承载地,有条件有优势在国家战略大调整中,主动作为、奋 发有为,从沿海开放的“后队”转入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   从发展方位来看。进入新发展阶段,湖北省正处于宏观政策加持窗口期、 疫后恢复成势见效期、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期、区域实力整体提升期,同时也面 临着用能需求刚性增长下能源安全保供的压力、碳达峰目标下能源结构优化升 级的压力,机遇大于挑战。省委、省政府提出能源发展“12358”总体思路,全 面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和质效,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强能源 保障。省委、省政府赋予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 发展、建设三峡库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引领带动宜荆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打造世界级宜昌等重大使命。2023 年 8 月,中共宜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审议 通过《关于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打造世界级宜昌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抢抓能耗“双 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政策机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让绿色低碳成为 宜昌最靓丽的名片、最持久的优势。新的发展方位必将推动宜昌以新思维新模 式,集聚更高势能、打造更强功能、增添更大动能。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 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着力增强能源供应链清洁、安全、 稳定,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清洁化、现代化水平,着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 绿色低碳变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如期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和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提供保障和支撑。   (二)基本原则   清洁低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坚持 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加 快优化能源结构,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消费方式,形成高质量能源发展新格局。   灵活高效。因地制宜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设施,构建以清洁能源 基地一体化开发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区域电网灵活性,以园区“源 网荷储”一体化开发为重点,促进新能源就近平衡、就地消纳,促进氢能、天然 气等多种能源灵活接入。   创新驱动。整合科技、人才、金融、土地、矿产、数据等关键要素,协同、 有序、高效投入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加大 清洁能源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力度,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安全可靠。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以保障安全为前 提,不断增强风险应对能力。夯实区域能源保供基础,坚持清洁能源本地消纳 与对外输送并举,积极探索多能互补开发利用模式,保障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有序进入能源领域公平竞争,持续优化能源市场和能源产业 发展环境,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三)发展目标   把握时代脉搏,发挥资源优势,将宜昌打造成清洁能源之都、中国动力心 脏、全球低碳样板。   ——清洁能源之都。推动世界水电之都全面升级。依托世界级水电工程、 抽水蓄能电站等,打造能源生产绿色之都;以“电化宜昌”“氢化宜昌”为名片,打 造能源消费低碳之都;建设国家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聚区和国内一流的绿色智 能船舶研发制造基地,打造能源产业聚合之都。   ——中国动力心脏。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全面构建以绿色电力为主体,页 岩气、氢能等多种清洁能源为补充的清洁低碳、高效多元的能源供给体系,强 化和拓展动力心脏功能,支撑建设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为全国高质量发展 提供强大能源保障。   ——全球低碳样板。打造“电化长江”先行示范区,推进工业、建筑、公共 机构、数字基础设施等各领域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利用,开创能源消费清洁低碳 新局面,建成全球绿色低碳能源消费样板,成为展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 色发展的重要窗口。   到 2025 年,宜昌清洁能源之都建设体系基本形成,清洁能源供给能力进 一步提升,清洁能源供给优势有效发挥,绿色低碳产业加速集聚,新增清洁能 源装机 400 万千瓦,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达到 850 亿元。   到 2030 年,基本建成宜昌清洁能源之都,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形成清 洁高效能源供给体系,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加速推进,新增清洁能源装机 600 万千瓦,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达到 1600 亿元。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   到 2035 年,全面建成宜昌清洁能源之都,清洁能源生产供给区有效转化 为清洁能源产业聚集区,动力心脏功能更强,成为全球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 新增清洁能源装机 900 万千瓦,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达到 2500 亿元。   三、重点任务与举措   (一)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构建清洁能源供应高地   充分发挥区域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持续优化能源供给结

docx文档 【政策】宜昌清洁能源之都规划

双碳政策标准 >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 > 国家政策 > 文档预览
31 页 0 下载 6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2023-11-10 10:02:08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2030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