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府办〔2023〕63 号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电动厦门”发展规划(2023-2025 年)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属各国 有企业,各高等院校,各有关单位: 《 “电动厦门”发展规划(2023-2025 年) 》已经市政府研究同 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 年 10 月 26 日 (此件主动公开) — 1 — “电动厦门”发展规划 (2023-2025 年) 2023年10月 — 2 — 前 言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 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2020年, 国务院颁布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明确了“三横三纵”技术路线和具体任务举措,为区域道路交 通降碳发展和产业协同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 展战略的引领下,国家部委相继开展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 市群”、 “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 电动化”等一系列试点项目,鼓励有条件、有积极性的地区开 展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带动产业协同,逐步推动区域道路交 通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生态。 厦门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不断 巩固提升“双循环”优势,始终坚持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 的先进制造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着力推动下,发布 了《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 揽子”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在“政策+市场”的双擎驱动 下,截至2022年底,本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1.4万辆,占比约 5.74%,核心区充电桩密度约为24.5台/平方公里,均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基本构建了“车桩相伴、协同发展、市场与产业协 同”的发展生态。 为进一步夯实厦门市新能源汽车发展顶层设计,明确不同 阶段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压实责任主体,特编制本规划。规 — 3 — 划期限为2023-2025年,文件将作为厦门市新能源汽车阶段性发 展的重要指向性文件。 — 4 — 目 录 一、发展基础 .........................................6 (一)基本情况 ....................................... 6 (二)存在问题 ....................................... 8 二、总体要求 .........................................8 (一)总体思路 ....................................... 8 (二)基本原则 ....................................... 9 三、发展目标 ........................................ 10 (一)纯电动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突破 ............ 10 (二)车路协同智慧出行基本实现 ...................... 12 (三)本地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更加完善 ................ 12 四、重点任务 ........................................ 12 (一)聚焦低碳示范,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电动化进程 ...... 12 (二)强化配套支撑,构建适度超前的充换电设施网络 .... 15 (三)完善创新体系,支持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 .... 17 (四)聚力智慧交通,构建低碳、智慧交通体系 .......... 18 (五)强化产业协同,完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产业生态 .... 20 (六)深化开放合作,建设极具竞争力的区域发展格局 .... 22 五、保障措施 ........................................ 23 (一)健全组织要素保障 .............................. 24 (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 24 (三)强化重大项目带动 .............................. 24 (四)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 ............................ 24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25 (六)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 25 — 5 — 一、发展基础 (一)基本情况 一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基础良好。截至 2022 年底,本市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11.4 万辆,占比约 5.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城市公交、网约出租、巡游出租、旅游客运、邮政运输等领域 电动化快速提升,其中,城市公交和出租车辆电动化推广占比超 50%以上,位列全省第一。作为国家物流枢纽和东南地区国际航运 中心,厦门港也在全国率先启动电动化提升,全市港口内岸桥、 龙门吊、场内平面运输设备、港口作业设备基本实现电动化,港 口内部转运车辆纯电动占比超过 30%。 二是充电桩建设密度位居全国前列。近年,全市充换电基础 设施建设大幅提速,充电桩布局不断优化,岛内外充电桩建设数 量基本持平,但岛内建设集中度相对较高,核心区充电桩密度更 是达到 24.5 台/平方公里,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市级充电基础 设施平台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以城际快充站、居民区和单位停车 场充电桩等为重点的公用充电设施服务体系。 三是充换电运营商业模式相对成熟。我市积极探索换电模 式,在乘用车领域已构建相对成熟的换电商业模式,在无额外资 金补贴的情况下,可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在商用车领域,按照政 府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运营的原则,市内重点企业积极推广在特 定场景的城市渣土车辆、货运物流换电模式,开展区域内“定点 定线”运输的换电试点。充电桩进小区方面开展“一网通办” “统 — 6 — 建统营”试点推广模式,现已基本实现抄表到户,为私人领域充 电桩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四是核心产业引培初具规模。整车企业积极布局产品转型升 级,已实现从单一客车产品向货运综合产品发展,实现新能源汽 车多产品线布局。积极开展项目引培,集聚一批新能源产业链龙 头及关键配套项目,并逐步形成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发展主 体,上游材料和核心零组件、下游新能源充换电及检测平台等为 配套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智能网联领域已形成智能网联核心零部 件、车载芯片、高端汽车显示模组等产业链条,部分产品竞争力 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并加快打造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省内唯一、国 内一流的全生命周期产品研究验证评价平台。 五是政策区位优势推动产业开放合作。厦门作为改革开放的 先行区,拥有经济特区、金砖创新基地、自贸试验区、自创区、 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综改试验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多 区叠加优势,是我国重大改革先行政策密度最高、力度最大、措 施最集中、效果最突出的系统集成地之一。同时,厦门也是国家 重点建设的四大国际航运中心和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 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 14 位,外贸综合竞争力全国第 7。 突出政策和区位交通优势,有效带动了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技 术的开放合作。 六是优质营商环境助推产业健康发展。作为国内核心城市营 商环境排名的领跑者,厦门长期对标新加坡等国际一流经济体, 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1,获评“联合国人居奖” “国家生态园林城 — 7 — 市” ,享受“国际花园城市”美誉,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保 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在工信部下属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发布的《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中,排名全国第7。 高度便利的营商环境和强烈的市场主体获得感, 将有效助力强链、 补链、延链工作开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七是产业人才资源优势突出。全市拥有厦门大学等领先高校 研发机构和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全覆盖、多层级、一体化的“群 鹭兴厦”人才政策矩阵,打造“金鹭领航” “银鹭腾飞” “青鹭英 才” “新鹭萌芽” “飞鹭合鸣”五大人才工程,实现企业与人才的 良性互动,推动城市与人才的融合发展。筹建国际化引才联盟, 引育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海峡 两岸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平台,鼓励科技人才双向流动。建设青年 发展型城市,打造人才安居乐业的温馨家园。已形成相对完备的 育才、引才、留才机制。 (二)存在问题 全市汽车产业总体规模相对偏小,高精尖技术企业占比不 高,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本地配套体系。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 环卫车、物流车等领域电动化率低于10%,电动化水平有待进一步 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稀缺,充电车位(尤其是中重型货车 专用桩)相对匮乏,充电桩进小区较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 8 —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神特别是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 40 周年贺信重要精神, 认真贯彻落 实国务院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部署以及省政府工作要 求,立足我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创新实力,坚持构建低碳交 通体系、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推动智慧出行生态建设、深 化产业链协同推进,为推动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谋划与分级推进相结合 统筹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立足厦门现有汽车产业发展基 础,注重厦门市汽车产业发展的系统性与协同性,谋定后动。加 强市直部门协作,根据需求和定位合理匹配资源,因地制宜进行 重点产业培育,打造以标杆产业为引领的产业集群。 2.坚持内部培育与外部招引相结合 整合我市优势产业资源,土地、人才、资金向本地潜力企业 倾斜,逐步培育一批新能源汽车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加强招商引资、对外合作,创新招商模式,围绕“产业补短板” 核心目标,引入一批尖端企业、潜力项目、精尖人才。 3.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设,着力 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自主发展能力。深 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周边省市协同合 作,促进区域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 9 — 4.坚持市场导向与示范应用相结合 以市场为导向、应用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 定性作用,推动全市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激发创新活力。支持各 类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发展。以应用促 创新,培育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催生新业态。 三、发展目标 (一)纯电动汽车示范推广应
【政策】“电动厦门”发展规划(2023-2025年)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于 2023-11-13 09:11: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