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双碳”: 碳排放的来源、核算与控制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尚萱 2022.7 北京 “双碳”是什么? 如何核算碳排放? 如何管控碳排放?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双碳”是什么? 如何核算碳排放? 如何管控碳排放?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应对气候变化在科学界的五大共识 2010-2019年间,全球年均温室气体排放 处于人类历史最高水平; 除非所有部门都立即、深度减排,否则 1.5℃温控目标将不能实现; 实施有力度和高效的减排,需要政府和社 会协调运用各类政策措施,加强气候治理, 促进系统性变革; 减排的快速深入,需要弥补资金缺口、促 进技术创新; 加速气候行动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图源:NASA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从科学共识到经济、政治共识,推动全球应对气 候变化进程真正启动 科 学 ⚫ ⚫ 1979年,世界气象组织的第 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在瑞士日 内瓦召开:人类活动影响气 候; 198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委 经 济 ⚫ ⚫ 2003年,英国发布能源白皮书 《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 济》,“低碳经济”第一次在政 府层面被正式提出; 2006年,英国政府气候变化与发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员会(IPCC)成立,成立后 开始每6年左右发布一次气候 变化综合评估报告,IPCC评 估报告是国际社会认识气候 展经济学顾问的斯特恩发布《斯 特恩气候变化经济学评论》; 2018年,耶鲁经济学教授威廉·诺 德豪斯因为“将气候变化整合进 变化问题,推进气候变化治 理制度建设的科学基础。 了长期的宏观经济分析中”的贡 献,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政 治 ⚫ ⚫ ⚫ ⚫ ⚫ ⚫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UNFCCC) 1995年在德国柏林召开第一 次缔约方大会; 1997年,《京都议定书》 2009年,《哥本哈根协定》 2012年过渡安排…… 2015年巴黎谈判……,达成 《巴黎协定》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相当于温室的玻璃罩 温室气体干扰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 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 狭义的“碳”:二氧化碳 广义的“碳”:全口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CO2 )(最主要) 甲烷(CH4) …… … N2 O 310 21 CH4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CO2 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合物(HFCs) 全氟碳化合物(PFCs) 六氟化硫(SF6) 1 全球增温潜势“GWP” 各种温室气体之间的“汇率”, 把“非二”温室 气体换算为 “二氧化碳当量”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120 能源领域碳排放(亿吨) 中国 80 ⚫ 1990年以来我国CO2 排放量逐年 上升,以2001年为拐点,年排放 总量激增,2013年后趋稳。 60 ⚫ 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 国,2012年排放量超过美欧总和。 100 40 美国 欧盟 20 印度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日本 ⚫ 2019年中国CO2 排放量占世界排 放总量的30%左右,超过了世界、 G20、欧盟的平均水平。 ⚫ 2021年中国仅能源领域碳排放突 破100亿吨。 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1 数据来源: BP 我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 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我国积极参与,争取更合理的排放空间和发展权益,并努力提升我国在全球 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历年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 2020年 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 2018年卡托维兹会议 引领者 2015年《巴黎协定》 2015年 2012年多哈会议 2011年德班会议 2010年墨西哥坎昆会议 2010年天津会议 贡献者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 2009年 2009联合国气候峰会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2006年中国首个自愿减排目标 2005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 1997年《京都议定书》 参与者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中国代表团以积极建设性姿态全方 位参与了各阶段各项议题谈判,推 动各方弥合分歧、凝聚共识。协定 通过后,中国又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积极推动协定的签署、生效和实施 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 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 2005年下降20%左右 77国集团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确保议定书符合公约确立的“共同但 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1995年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COP1)授权谈判 1990年 中国宣布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反映了《巴黎协定》“最大力 度”的要求,体现了中国应对 气候变化的最大决心。 中国对谈判前期准备以及公约谈判都 积极参与并做出重要贡献,在谈判最 初就提出了完整的公约草案提案 碳达峰与碳中和概念 碳中和 碳达峰 碳排放峰值指一个经济体(地区)二氧化碳的最大年 排放值,而碳排放达峰就是碳排放量在某个时间点达 到峰值 碳排放峰值 排 放 量 碳排放 达峰 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 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 化碳排放量,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碳 排 放 量 碳 吸 收 量 碳中和 达峰年 时间 时间 排放量=吸收量 相比碳达峰,碳中和对二氧化碳绝对量下降的要求更高,实现的挑战也更为严峻!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碳达峰 VS 碳中和 具体对比覆盖范围、边界、关注点,碳中和比碳达峰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更多、涉及领域更广;同样 的,可开展的工作类型也更丰富。 对比内容 覆盖范围 边界 关注点 碳达峰 碳中和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 化硫、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等 6种温室气体 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 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 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等全口径排放, 处理、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但初期着重考虑能源活动和工业过程 等全口径排放 强调排放趋势,不强调净排放量 既强调排放趋势,也强调净排放量 (碳中和即净排放量为0)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双碳”是什么? 如何核算碳排放? 如何管控碳排放?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背景 国家层面清单: 国家层面清单 省级层面清单 城市层面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清单 中国政府分别于2004 年 、 2012 年 、 2017 年、2019年向《联合 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缔约方大会报告了 1994 年 、 2005 年 、 2010 年 、 2012 年 和 2014年中国温室气体 排放清单。 省级层面清单:2010年以来,我国已有31个省市区和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完成了连续多个年份省级清单的编制工作。 城市层面: 201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确定了三批省市低碳 试点,明确增加了编制温室气体清单的要求。截至2020 年3月,国内数百个城市已完成清单编制。其中浙江、海 南、陕西、山西、新疆等省已系统的开展了城市层面的温 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 核算依据与方法 IPCC 国家清单指南 (1996、2006年) 国家层面清 省级层面清单 核算方法: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温室气体排放=活动水平×排放因子 总排放=∑温室气体排放i,j,k… 例:燃烧1吨煤炭排放量=1*低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44/12 省级指南 国家发改委 印发 能源活动领域 A.化石燃料燃烧活动 二氧 化碳 B.生物质燃烧活动 能源活动 C.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逃逸排放 氧化 亚氮 甲烷 氧化 亚氮 甲烷 D.石油和天然气系统逃逸排放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E.电力调入调出二氧化碳间接排放量核算 甲烷 甲烷 二氧 化碳 工业生产过程领域 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包括以下12类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 水泥生产过程CO2排放 • 铝生产过程PFCs排放 • 石灰生产过程CO2排放 • 镁生产过程SF6排放 • 钢铁生产过程CO2排放 • 电力设备生产过程SF6排放 • 电石生产过程CO2排放 • 半导体生产过程HFCs、PFCs和SF6排放 • 已二酸生产过程N2O排放 • 一氯二氟甲烷生产过程HFCs排放 • 硝酸生产过程N2O排放 • 氢氟烃生产过程HFCs排放 农业活动领域 稻田甲烷排放 (甲烷) 动物肠道 发酵甲烷排放 (甲烷) 农用地 氧化亚氮排放 (氧化亚氮)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动物粪便管理 排放(甲烷和 氧化亚氮) 废弃物处理领域 固体废弃物 焚烧处理二 氧化碳排放 (二氧化碳)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废水 工业废水与生 活污水处理甲 烷排放(甲烷) 固体废弃物 填埋处理 (甲烷) 废水处理氧化 亚氮排放 (氧化亚氮) 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领域 森林转化非林地温室气体 排放 森林和其它木质生物质生 物量碳贮量变化 森林采伐毁林排放二氧化碳, 森林生长时吸收二氧化碳。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如果森林采伐或毁林的生物量损失超过森林生长的生物量增加,则表现为碳排 放源,反之则表现为碳吸收汇。 核算指南还有…… IPCC 国家清单指南 (1996、2006年)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省级指南 国家发改委 印发 GPC 世界资源研究所编制 省气候低碳 中心印发 广东省生态 环境厅印发 GPC核算范围 Copyright © 2022 中创碳投版权所有 图片来源:WRI

pdf文档 区域“双碳”:碳排放的来源、核算与控制-202207-32页

双碳报告研报 > 碳达峰碳中和行业研报 > 券商研报 > 文档预览
32 页 0 下载 22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2023-07-27 09:50:37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2030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