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首页
频道
网站升级
请访问www.203060.com
双碳报告研报
双碳企业项目
地产卖炭翁
会员中心
首页
网站升级
请访问www.203060.com
双碳报告研报
双碳企业项目
地产卖炭翁
上传文档
会员中心
发电行业参与全国碳市场总体情况与成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2022年12月7日 目录 CONTENTS 1. 全球碳市场概况 2. 全国碳市场总体情况 3. 主要成效 全球碳市场分布 资料来源:ICAP《全球碳市场进展2022年度报告》 全球碳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ICAP《全球碳市场进展2022年度报告》 目录 CONTENTS 1. 全球碳市场概况 2. 全国碳市场总体情况 3. 主要成效 全国碳市场政策发展 时间 文件 内容 2011年3月16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并作为一项要任务纳入“十二五” 政府工作计划。 2011年10月29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 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 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碳排 放权交易试点,标志着我国试点碳市场拉开序幕。 2013年11月15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 提出“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 度”,将碳市场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之一统筹考虑。 2014年9月19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4-2020年)的通知》 提出“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 场”“健全碳排放交易支撑体系”“研究与国外碳排放交易市场衔接” 等要求。 2014年12月10日 国家发改委印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建立的主要思路和管理体系; 2016年1月11日 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 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 部署了全国碳市场启动的重点工作。 2017年12月18日 国家发改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 设方案(发电行业)》 贯彻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决策部署。 2020年12月29日 生态环境部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 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 行业)》《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 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要求做好发电行业配额预分配工作。 全国碳市场政策概述(续) 时间 文件 内容 2020年12月31日 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规定了各级生态环 境主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 全国碳市场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工作要求。 2021年3月26日 生态环境部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 进一步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 告核查活动。 2021年5月14日 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 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 行)》 进一步规范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活动,保护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参与方合法权益。 2021年10月23日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 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 督促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重点排 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 2021年10月23日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数据质量监 督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 切实加强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督管理,保障全国碳市 场平稳有序运行。 2022年2月15日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后续相 关工作的通知》 要求2022年2月28日前完成未按时足额清缴配额重点排 放单位的责令限期改正。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 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 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管理工作。 2022年3月10日 2022年6月7日 生态环境部发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调整 调整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相关参数取值方式。 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全国碳市场制度概述 碳市场制度主要包括: ⚫ 监测、报告与核查制度 ⚫ 配额分配制度 ⚫ 碳交易管理制度 ⚫ 履约清缴制度 ⚫ 信息公开制度 全国碳市场主要制度构成及运行流程 监测、报告与核查 ⚫ 监测、报告与核查是碳排放 的量化与数据质量保证的过 重点排放单位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核查技术工作组 建立核查技术工 作组 评审排放报告和 控制计划 是否现场核查 提交评审表、现 场核查清单 选择适用的核算 和报告指南 提交排放报告和 数据质量控制计 划 否 程。 ⚫ 从碳市场早期阶段开始,国 是 建立现场核查组 现场核查 是 提交整改措施及 相关证据 是否存在不合 格项 否 家就陆续出台了多项文件以 规范碳排放的MRV流程。 现场核查组 验证 告知重点排放单位 出具核查结论 信息公开及报生态环 境部 全国碳市场MRV体系工作基本流程 完成现场核查清单 数据质量 ➢ 碳排放实测 • 仅从促进企业碳实测方面,缺省值引入后,重点排放单位燃煤元素碳含量实测率从2018年 的30%左右提高到了目前的90%左右,发挥了一定效用。 • 2022年6月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调整 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规定下调缺失月份燃煤单 位热值含碳量的缺省值至不区分煤种的0.03085tC/GJ。 ➢ 数据质量帮扶 • 调研帮扶。2021年5-6月,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火电行业碳排放数据质量调研帮扶工作。 • 监督帮扶。2021年10-12月,生态环境部组织31个工作组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 扶,重点对部分省份控排电力企业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核查督查。 ➢ 碳排放监测试点 • 本着自愿原则,中国华电、国家能源、国家电投等三个集团公司所属的18家发电企业、22台机组参 与碳监测试点工作。 • 在设备安装方面,试点单位以现有污染物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为基础,主要通过增加二氧 化碳浓度监测模块方式开展试点监测,少数试点安装两套二氧化碳浓度、流量监测设备用于比对; 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大致各占一半,其中,国产设备提供商主要有雪迪龙、聚光科技、南京国电院 ;进口设备提供商主要有德国西克、美国热电、美国艾默生、加拿大优胜、日本富士等。 • 在数据比对方面,基于22台试点机组96个自然月的监测数据和核算数据对比,两者相对偏差范围在 -18.0%~30.6%之间,监测碳排放量与核算碳排放量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的比重为61.4%。 • 《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DL/T 2376-2021),对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选 型安装、调试检测和运行管理环节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控制,提升监测数据的质量。 覆盖范围 ➢ 覆盖行业: • 根据全国碳市场分阶段、有步骤的建设思路,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 个”原则,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后,未来将逐步纳入石化、化工、建 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进一步扩大行业覆盖面。 • 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全国碳 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 ➢ 覆盖气体:初期仅覆盖CO2一种温室气体,逐渐纳入其他温室气体。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和行业范围,由生态环境部拟订, 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开。 重点排放单位 ➢ 重点排放单位 • 地区分布 • 设施类型 纳入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 350 的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 300 覆盖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 • 企业分布 250 单位属于电力央企的有606家 200 ,占比约为28%。其中,华能 150 100 、大唐、华电、国家能源、国 50 家电投占比分别约为5%、5% 0 山江内浙河山黑河广新安辽陕吉四湖江广福宁贵湖重天建云上甘北青海 东苏蒙江南西龙北东疆徽宁西林川北西西建夏州南庆津设南海肃京海南 古 江 兵 团 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重点排放单位地区分布情况 、5%、7%、4%。 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重点排放设施类型比重情况 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 ➢ 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 ,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能源 结构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等因素 ,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 ➢ 碳排放配额分配初期以免费分配为主,根据 国家要求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扩大有 偿分配比例。 ➢ 我国发电行业碳配额管理单位的配额核算采 用基准法。 ➢ 2019-2020年碳排放配额总量由自下而上汇 总上报的形式确认。 全国碳市场总量与配额制度体系工作流程 ➢ 配额计算: 2019-2020年燃煤机组/燃气机组配额计算公式: 机组CO2配额总量 实际供电量 Qe 供电基准值 Be 修正系数 F 实际供热量 Qh 供热基准值 Bh ◆ 燃煤机组修正系数 • 冷却修正系数Fl:水冷取值1 常规燃煤纯凝发电机组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 空冷取值1.05 统计期机组负荷(出力)系数 • 供热量修正系数Fr:1-0.22×供热比 • 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Ff:纯凝机组 热电联产 ◆ 燃气机组修正系数 • 供热量修正系数Fr:1-0.6×供热比 四种情况 取值为1 注:F 为机组负荷(出力)系数,单位为% 修正系数 2021-2022年各类别机组碳排放基准值(征求意见稿) 2019-2020年各类别机组碳排放基准值 交易管理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主要由 交易主体、交易产品、交易规 则、交易机构、交易行为等要 素构成。交易制度需要建立有 效防范价格异常波动的调节机 制和防止市场操纵的风险控制 机制,确保市场要素完整、公 开透明、运行有序。 全国碳市场交易管理流程示意图 抵消机制 ➢ 使用 CCER 抵销配额清缴条件: 用于配额清缴抵销的 CCER,应同时满足如下要求: (一)抵销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 5%; (二)不得来自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的减排项目。 因 2017 年 3 月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相关备案事项 已暂缓,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可用的 CCER 均为 2017 年 3 月前产生的减排量,减排量产生期 间,有关减排项目均不是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的 减排项目。 全国碳市场交易情况(上线以来) 截至2022年12月6日,自开市以来累计338个 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 量2.04亿吨,累计成交额90.40亿元,成交均价 44.35元
发电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总体情况与成效
双碳报告研报
>
碳达峰碳中和行业研报
>
券商研报
>
文档预览
30 页
0 下载
13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下载文档
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
还有
0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于
2023-07-27 10:18:2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05 MB)
收藏
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
2030
)
评论列表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最新文档
飞瓜数据:2024年Q1洗发护发品类线上消费与行业洞察报告
【深度报告】甲烷减排:碳中和新焦点-北京绿金院&iGDP
【深度报告】煤矿甲烷减排监管路线图和工具包--美国环保协会
【深度报告】清华大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研究(能源行业甲烷排放清单编制研究)
【深度报告】欧盟甲烷减排战略(中)-欧盟委员会
【深度报告】国内外甲烷排放控制行动与趋势-EDF
【深度报告】中美甲烷减排合作路线图:甲烷排放、减排潜力与政策-能源基金会
【深度报告】中国煤矿甲烷减排观察与展望---绿色创新发展中心
【深度报告】CCER正式重启!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试行办法,可再生能源_林业碳汇_甲烷减排_节能增效等领域碳价值有望兑现
【学术研究】长期不同施肥下水稻土甲烷氧...力及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变化_郑聚锋
1
/
5
30
评价文档
2 个金币
下载文档(2.05 MB)
回到顶部
×
下载提示:本站已全面升级到www.203060.vip
文档下载,需要消耗您
2
个金币。
您确定要下载
发电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总体情况与成效
文档吗?
×
分享,让知识传承更久远
×
文档举报
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
淫秽色情
虚假中奖
敏感信息
人身攻击
骚扰他人
×
收藏文档
收藏文档
请选择收藏夹
请选择收藏夹
没有合适的收藏夹?去
创建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