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首页
频道
网站升级
请访问www.203060.com
双碳报告研报
双碳企业项目
地产卖炭翁
会员中心
首页
网站升级
请访问www.203060.com
双碳报告研报
双碳企业项目
地产卖炭翁
上传文档
会员中心
绿色金融 “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增长新引擎 前言 伴随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 取积极的应对举措。中国政府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于2020年 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的“双碳”目标。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2023年 “两会”和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期间,完善绿色 金融体系以助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均成为热点议题。根据 中国绿色金融委员会估算,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各行业 绿色转型所需资金缺口达487万亿元人民币。1 依靠政策 催化、叠加产品创新,绿色金融规模增长强劲,成为银行 “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方向。然而,绿色金融也在产品、 风控、数据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审时度势调整自身 战略,做好业务定位和布局,构建核心能力,以更好地支持 绿色金融发展,成为当前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议题。 2 绿色金融: “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增长新引擎 银行业积极行动, 创造“绿色”价值, 加速推进可持续目标 和社会低碳转型。 3 绿色金融: “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增长新引擎 随着气候问题加剧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控 重要抓手,绿色金融为银行扩大规模和业务转型 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正通过出台政策推动净零排放 黎银行、中国银行在内的全球主要银行均做出可 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世界各 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埃森哲最新调研发现,全球 范围内46%的主要银行已提出全价值链净零排放 目标(包括范围1、2、3)。 作为实现这一使命的 2 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包括摩根大通、法国巴 持 续 融 资承 诺,向 特 定 行业 提 供 绿 色低 碳、可 持 续金融 服 务和产品,以 支 持产业和全社会向 净零排放过渡(如图1)。 图1:全球部分主要银行的可持续金融承诺2 ~$25万亿 ~$1.5万亿 用于可持续发展和 应对气候变化融资 到2030年, 在可持续领域部署和 调度资金规模 摩根大通集团 ~€5500亿 用于可持续投资 和融资 德意志银行 法国巴黎银行 北美 欧洲 用于实现可持续 金融目标的融资 三菱日联银行 为绿色产业 提供支持 中国银行 亚洲 *ESG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总部位于北美和亚洲的银行,金额以美元计;总部位于欧洲的银行,金额以欧元计。 ***非穷尽,截至2022年7月。 4 投资于以ESG为主题的债券 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贷款 美国银行 ~€2000亿 ~$1500亿 ~$1500亿 实现净零转型和 可持续化节约 ~$1.45万亿 绿色金融: “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增长新引擎 日本邮政株式会社 ~€1200亿 到2025年, 用于绿色金融 桑坦德银行 ~€1200亿 用于绿色 能源转型 ~$1万亿 推动环境和社会 融资目标,如循环经济、 清洁技术、新产品 花旗银行 €1150亿 用于社会需求、绿 色转型、净零目标 法国兴业银行 联合圣保罗银行 ~$1000亿 ~$1000亿 用于实现低碳 经济目标 道明银行 用于绿色转型 丰业银行 政策支持不断完善, 推动绿色金融有效落地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逐渐呈现以下特点: 在中国,自“双碳”目标提出以后,各级国家 机关、行业组织、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和行动支持 •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国内统一、国际接轨; 绿色金融政策落地尝试。在国家政策指引的框架 • 产业及项目发展重点更加明确; 下,绿色金融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绿色金融产品 • 鼓励积极拓展创新金融产品及工具; 和服务的创新层出不穷,潜力巨大。 • 鼓励数字科技赋能绿色金融管理。 以国家政策为指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 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相关机构相继出台指导意 见,初步确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如图2)。 图2: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一览(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国家层面 “30/60”双碳目标引领 “1+N”政策体系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 指导意见(2016) “三大功能” “五大支柱” 政策思路(2021) 金融科技 发展规划 (2022-2025年) 碳减排 支持工具 金融机构环境 信息披露指南 银行业金融机构 绿色金融评价方案 银保监会、证监会 银行业保险业 绿色金融指引 绿色金融: “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增长新引擎 其他相关机构 绿色产业 指导目录 企业环境信息 依法披露管理办法 绿色债券支持 项目名录 *,**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敬请读者留意后续监管政策的调整与更新。3 5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全国碳排放权 交易管理办法 绿色金融边界不断拓展, 内涵更加丰富 随着政策推进和产业转型深入,绿色金融所覆盖的范围也在从“狭义”向“广义”不断扩展。 纵观国内外绿色金融市场的演进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3)。 图3:绿色金融内涵演进路径 关注具有正向 环境效益的绿色 产业项目 2016年—绿色金融1.0 确立基本内涵 关注 具有正向环境 效 益 2021年—绿色金融2.0 完善发展思路 强调由减污降碳转向推 甲烷 绿色 金融 海洋 经济 生物 多样性 未来—可持续金融 延伸发展方向 面向未来,内涵进一步丰 的 绿 色 产业 项目。2 0 1 6 年, 动 能 源 结 构 转 型,加 入 转 型 富的可持续金融势在必行。基 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 2021年国务院发文鼓 励经 可持续发展理解的不断深入,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 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 绿色金融基本概念和框架,此 后绿色金融项目主要围绕环保 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建 筑等具有正向环境效益的绿色 项目。 4 信息来源:埃森哲分析 6 除绿色产业项目 外转型金融、绿 色创新及碳衍生 产品均纳入绿色 金融范畴 碳汇 绿色金融: “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增长新引擎 金融、绿色创新及碳衍生品。 济 社会发 展全面绿 色 转型。5 中国人民银行也确立了“三大 功能”“五大 支柱”的政 策 思 路,绿色金融资源开始向低碳 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 与封存等主题倾斜。 6 于全球领先经验,随着社会对 未 来 绿 色 金 融将 不仅 聚 焦环 保、减碳主题,其覆盖范围还 将延伸至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 展目标,包括生物多样性、海洋 经济、甲烷、碳汇等新兴领域, 实现从绿色金融向可持续金融 的迈进。 绿色金融产品规模持续增加, 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国家“双碳”政策的引导和产业优化升级,势 2020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 必会增加高碳排企业的绿色转型需求,石化、有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 先做出响应,提出了资金需求和产品要求。作为 前中国唯一一个环保领域国家级基金,基 色、化工、造纸、电力、建材、钢铁、航空等行业首 我国已较成熟的主流绿色金融产品――绿色信贷 和绿色债券,在2018-2021的3年内实现了规模翻 番,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存量规模分别位居全 球第一和第二(如图4)。 7 规模扩大催生产品创新,更为灵活的绿色保 共同投资设立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是目 金总规模达885亿元人民币。8 国家绿色 发展基金的成立引导资本参与绿色金融和 “碳中和”发展,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参与 绿色产业发展。 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以 满足客户特定需求。部分银行贯彻商投联动战略, 发展出涵盖企业金融、零售金融、投行和金市、基 金、信托、租赁等各条线在内的一揽子综合金融 服务。 图4:中国主要绿色金融产品存量规模 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24 22 20 2018年末到2022年末的 年复合增长率 18 16 +31% 14 12 10 8 6 4 绿色债券(债券余额) 2 0 2018年末 2019年末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7 绿色金融: “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增长新引擎 2020年末 2021年末 2022年末 绿色信贷(贷款余额) 绿 色金融业务蓬 勃 发展,但银行在绿色 金融体系搭建及产品 开发 上 仍 面 临 诸 多 挑战。 8 绿色金融: “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增长新引擎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势头强劲, 但对银行来讲,现阶段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与传统业务融合不足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绿色金融业务仍处于发展 绿色金融数据基础不完备 为满足评估和风控要求,绿色金融对各类环 初期,尚未摸索出一套适合绿色金融业务表现的 境数据的规范性、时效性、整合度、精准度的要求 合与价值共创,影响了其经济效益和价值效应。 范和行业标准,各金融主体存在数据获取难、整 评价指标,且容易忽视绿色金融与传统业务的融 更高。实际落地过程中,部分数据仍缺少国家规 合难、不一致和真实性存疑等问题。另外,较低 的数字化成熟度导致大量流程仍依赖手动或半 自动化。 产品相对单一且高度同质化 1)产品类型少且同质化高。我国金融体系以 风控体系不健全缺乏气候韧性 绿 色金融政 策和标准尚在发 展中,风险 识 间接融资为主,目前绿色金融产品集中在对公信 别、审批、加权和预警未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流 布、销售上以点状实践为主,仍处在分客户、分行 三方面:1)信息不对称导致新增项目风险评估识 贷和债券;2)服务对象局限。各产品在设计、发 程和制度体系,较难实现精准风控。主要表现在 业、分区域的试点阶段,依赖客户经理资源挖掘和 别难度增加。以碳金融为例,目前试点地区的信息 不稳定的绿色环保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有限;3)零 价格存在差异,影响融资风险识别和评估;2)存 销售。服务对象基本以大型企业为主,对现金流 售类产品探索不足。绿色消费场景较单一,在调动 家庭、个人绿色行为上的激励不足。 交流并不完善,区域间碳排放权的二级市场交易 量项目风险管理难度增大。例如,高碳企业产品 本身需求随着产业转型减少,技术改造、节能减排 导致的成本上升还将进一步压缩企业盈利能力, 增加银行金融资产风险;3)尚未统一的评估标准 增加双方潜在风险。对于企业,标准的缺失限制 了其绿色项目获得融资的机会;对于商业银行,贷 款方“漂绿”等不良操作的潜在风险则给项目的 评估和风控增加了难度。9 9 绿色金融: “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增长新引擎 聚焦三大维度, 构建绿色金融 综合服务能力 和领先优势。 10 绿色金融: “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
埃森哲+绿色金融:“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增长新引擎(中文)-20页
双碳报告研报
>
碳达峰碳中和行业研报
>
券商研报
>
文档预览
20 页
0 下载
16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下载文档
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
还有
0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于
2023-07-27 11:34:1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17 MB)
收藏
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
2030
)
评论列表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最新文档
飞瓜数据:2024年Q1洗发护发品类线上消费与行业洞察报告
【深度报告】甲烷减排:碳中和新焦点-北京绿金院&iGDP
【深度报告】煤矿甲烷减排监管路线图和工具包--美国环保协会
【深度报告】清华大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研究(能源行业甲烷排放清单编制研究)
【深度报告】欧盟甲烷减排战略(中)-欧盟委员会
【深度报告】国内外甲烷排放控制行动与趋势-EDF
【深度报告】中美甲烷减排合作路线图:甲烷排放、减排潜力与政策-能源基金会
【深度报告】中国煤矿甲烷减排观察与展望---绿色创新发展中心
【深度报告】CCER正式重启!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试行办法,可再生能源_林业碳汇_甲烷减排_节能增效等领域碳价值有望兑现
【学术研究】长期不同施肥下水稻土甲烷氧...力及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变化_郑聚锋
1
/
5
20
评价文档
2 个金币
下载文档(4.17 MB)
回到顶部
×
下载提示:本站已全面升级到www.203060.vip
文档下载,需要消耗您
2
个金币。
您确定要下载
埃森哲+绿色金融:“双碳”经济时代,银行业务增长新引擎(中文)-20页
文档吗?
×
分享,让知识传承更久远
×
文档举报
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
淫秽色情
虚假中奖
敏感信息
人身攻击
骚扰他人
×
收藏文档
收藏文档
请选择收藏夹
请选择收藏夹
没有合适的收藏夹?去
创建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