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气象局 林草局关于印 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科发社〔2022〕238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生态环境厅 (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气象局、林草厅(局),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科技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针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大科技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 要》,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气象局、林草局编 制了《“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 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科技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气象局 林 草局    2022 年 9 月 19 日 (此件主动公开)       “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针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大科技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 要》,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 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 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 是,我国生态环境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与美 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小 差距。   “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面临新的挑战。一是生 态环境监测、多污染物协同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尚无法支撑更高效率、 更加精准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传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难 以满足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要求。三是常规污染物和新污染物 问题叠加,环境健康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环境应对等研究需要加强。 四是部分环保装备国产化水平不高,环保技术装备产业竞争力不强。 五是生态环境新材料、新技术整体处于跟跑阶段,新技术与生态环境 领域融合不足。六是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空前突出,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如期实现和应对气候变化面临重大技术挑战。   (二)国际生态环境科技发展趋势。   国际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向多污染物全过程协同治理方向转变,突 出解决复杂生态环境的系统问题。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的大气、水、 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向全过程精细化转变,实现精准施策。水、 固废等污染控制由安全处置上升到循环利用新阶段,污水和固废资源 化利用研究成为热点。快速有效生态环境监测、多污染物多行业全过 程控制、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经济高效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开发成为生态 环境科技创新的重点。   针对全球问题和区域协同治理的绿色技术研发日渐成为社会关切, 谋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环境问 题的全球化,以全球环境公约为代表的全球协同治理更加广泛。世界 各国围绕联合国确立的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将系统解决全球性的气 候变化、环境履约及跨国界污染等作为重点,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应 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   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防控,积极推动绿色替代技术创新。 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日趋严格,人群健康风险、生态安全等 成为研究热点。在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及更高分辨率暴露评价 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大气污染物急、慢性暴露与人群健康损害的暴露 反应关系,为世界卫生组织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基准/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各类新型污染物治理、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管理、化学品全 过程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各种绿色替代材料和功能材料开发成为发达 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和研究重点。   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特征更加明显,多领域取得颠覆性技术突破, 技术装备呈现智能化趋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生物技术、新 材料、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新兴技术手段飞速发展,多学科交 叉显著推动了生态环境科技进步。生态环境监测向高精度、动态化和 智能化发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定向、仿生及精准调控资源技 术成为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生 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环保装备向智能化、模 块化方向转变,生产制造和运营过程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三)“十四五”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发展需求。   为积极应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需要加快 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污染治理中难啃的“硬 骨头”。针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性治理不足,高精度生态环境监测 不足,生态环境全链条监管、多污染协同治理及综合防控技术薄弱等 问题,在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突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绿色发展技 术,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科技创新,重点开展细颗粒物(PM2.5)和 臭氧(O3)协同防治、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风险协同防控、减污降 碳协同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守 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区域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形 成多介质生态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能力。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 系,提升环保产业竞争力。针对固废资源属性识别不足、风险溯源与 精准调控困难,难利用固废产排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新型废旧物 资报废问题凸显,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足等短板,推动产品生态设 计、过程清洁生产、产业链接利用、区域废物协同处置利用等重大技 术创新与转化应用,建立废物源头减量与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 术体系,发展环境生物、环境材料、智能环境等前瞻新技术,提升支 撑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环保装备产品供给能力,壮大环保产 业。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共同挑战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出中国方案。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模型评估等基础研究落后,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关键 技术亟需加强,全球气候治理及国际环境公约履约能力有待提升等问 题,加大对地球系统模式、重点领域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技术创新,提 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适应气候变 化能力,建设性参与和引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升全球气候治理和 环境履约能力。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生态环 境健康风险应对水平。针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危害性数据、暴露评估 和绿色替代技术、新污染物评估分类方法不足等问题,推进化学污染 物、病原微生物、耐药细菌等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管控技术创新,研 发化学品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方法,提升危险废弃物、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态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强化重大公共卫生 事件生态环境应对,支撑健康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面 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 命健康,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为目标,以解决“十 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难点为突破口,坚持需求导向、前瞻布局、 交叉融合,统筹政府和市场资源,把握好生态环境学科与其关联学科、 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的关系,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系统认识与调控的源 头创新,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构建技术转化应 用创新体系,为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绿色 转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治理、重点突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 观念,强化生态环境各领域各要素协同治理,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围绕重点区域、流域、海域和热点 难点问题,系统部署科技创新重点任务,集中资源,攻坚突破。   坚持深化改革、协同创新。强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机制改革,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政策创新深度融合,加强科技部门与行业部门和 地方的协同,探索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与国家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建 设、生态环境管理与产业发展政策的联动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加强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发挥 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构建多主体融合、多渠道汇集的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格局与协同机制,推动生态环境问题协同解决与环保产业高 质量发展。   坚持学科交叉、国际合作。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技术与信息、生物、 材料等变革性技术的交叉融合创新,探索建立推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 略,在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履约等领域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 际合作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重点目标,深化生态 环境健康、化学品安全、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研 究;研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 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端新技术、新 材料、新装备,引领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完善适 合生态环境学科、产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模式,构建面向现实与未来、 适应不同区域特点、满足多主体需求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二)具体目标。   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方面,突破一批高精度、多成分污染物多介 质综合监测技术,大幅提升分析仪器关键元器件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 高通量、高灵敏、便携式大气污染监测设备实现地面至 10 千米智能立 体探测,臭氧预报准确率大幅提升;构建覆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生 物、耐药细菌/基因、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智能化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和 风险预警技术体系,为生态环境监管、治理成效评估及科学研究提供 先进技术手段。   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安全方面,创新人与自然耦合生态系统演变 机制、生态产品开发与价值实现模式、流域/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构建 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恢复与治理、城市生 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地上—地下与陆海统筹生态保护修复、流域控制 性水库群联合生态调度、生态安全监管与风险管控、生物多样性保护 和生物入侵防控等技术,支撑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 建成 3~4 个面积大于 100 平方公里典型示范区,着力提升生态系统 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   多介质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面,聚焦水、大气、土壤、固废、生 态等重点领域,突破多污染物、多尺度、跨介质复合污染监测预警— 精准管控—系统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全链条理论与技术瓶颈,强化细 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污水资源化利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 控等技术研究与示范,大幅提

docx文档 【政策】“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双碳报告研报 > 碳达峰碳中和行业研报 > 券商研报 > 文档预览
30 页 0 下载 7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2023-08-22 18:09:59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2030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