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坚持把绿色低碳 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倡导简约适度、绿 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 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加快推动美丽安徽 建设,结合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碳 普惠协作体系,探索建立健全碳普惠制度体系,搭建碳普惠 工作平台,开发和征集省级碳普惠量化核算办法和核证方法 学,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企业碳足迹,丰富碳普惠应用场 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建成, “降碳增绿、人人共享”的碳普惠建设体系。 二、主要目标 2023 年,在省内先选择居民节能减排意识强、参与度相 对较高的合肥等市启动试点,推动试点市碳普惠的平台搭建 运维,建立个人和企业碳账户。 2024 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在全省范围内 推广,建设全省统一的碳普惠工作平台,开发和征集省级碳 1 普惠量化核算办法和核证方法学,丰富碳普惠应用场景。 2025 年,碳普惠制度体系逐步健全,碳普惠工作平台有 效运行,减排场景和方法学较为完善,“降碳增绿、人人共 享”的碳普惠建设体系初步形成。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体系 1.完善顶层设计。出台安徽省碳普惠相关制度,完善碳 普惠体系的技术规范、业务流程等配套措施,明确各参与主 体的权利和义务,为碳普惠体系的建设、运营、监管提供政 策依据和保障。(省生态环境厅牵头) 2.强化政策激励。围绕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等方面,逐 步将乘坐公共交通、购买绿色家电、使用绿色包装、高峰时 段节水、节电、节气等自愿减排行为纳入碳普惠工作范围, 出台激励政策措施,推动碳普惠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 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3.加强金融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金融产 品服务供给。鼓励滁州等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建立健全碳普 惠绿色投融资服务,引导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参与碳普惠绿 色投融资服务,为碳普惠项目提供金融服务,为碳积分高的 企业和个人提供优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滁州市人民政 府、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 2 省产权交易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建立健全管理运维体系 1.建立碳普惠管理机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主导,依托 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绿色低碳研究中心,加强人员配置, 承担碳普惠工作的日常管理。(省生态环境厅牵头) 2.建设碳普惠工作平台。在合肥等市试点经验基础上, 建立具备方法学与项目申请备案、减排量核算消纳、信息披 露、监督管理等功能的碳普惠工作平台,承载碳普惠项目和 场景,确保碳普惠平台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省生 态环境厅牵头,合肥市人民政府配合) 3.设立碳普惠运维机构。依托相关专业机构承担全省碳 普惠平台的管理和运营职能,探索在低碳发展基础较好的市 设立区域运营分中心,推动碳普惠市场化运维工作。(省生 态环境厅牵头) (三)建立健全开发认证体系 1.个人减排场景的开发与接入。将个人出行、生活、消 费等领域的低碳行为开发为固定应用场景,探索建立个人碳 账户,建立减排碳积分制度。已实践成熟的长三角区域个人 减排场景,可直接接入碳普惠工作平台。(省生态环境厅牵 头、合肥市人民政府配合) 2.方法学开发和备案认证。在清洁发展机制(CDM)、 3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自愿减排方法学基础上, 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等进行开发备案,逐步形成一批较为成 熟的减排方法学。同时,注重方法学的征集和长三角区域互 认,避免重复开发和标准不一。(省生态环境厅牵头) 3.项目开发与管理。将碳普惠工作与乡村振兴、新能源 与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等工作结合,在林业碳汇、农 业碳汇、新能源车、充换电桩、屋顶光伏等领域有序开发碳 普惠项目,建立碳普惠项目库。(省乡村振兴局、省生态环 境厅、省林业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管局、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能源局、省交通运输厅、省经济和信 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四)建立健全多元消纳体系 1.出台碳普惠减排量消纳、交易规则,省级金融监管部 门配合,相关金融机构参与,碳普惠运营主体负责具体实施。 (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合肥中心支 行等配合) 2.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优先购 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用于各类赛事、活动、会议等碳中和, 履行绿色低碳社会责任。(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 省管局、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3.鼓励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发放消费券、节能券等工 4 作,对碳普惠减排量进行核销。(省商务厅、省能源局等按 职责分工落实) 4.鼓励各地探索推进通过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履行生态损 害赔偿替代性修复责任。(省生态环境厅牵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碳普惠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把碳普惠工作纳入促进居民生活绿色低碳的重点工作任务, 各市、各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 支持合肥等市试点探索,合力推进全省碳普惠工作。省生态 环境厅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各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 门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加强支撑保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 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方式保障碳普惠工作的可持续性。注 重与省数字化、智能化“双碳”管理平台的衔接,各相关部 门要依托安徽省大数据平台,积极配合做好碳普惠工作数据 共享、系统对接等工作。(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数据资源 局、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配合) (三)加强跟踪评估。对合肥等试点地区的碳普惠工作 进行跟踪评估,优化完善全省统一的碳普惠方法学和场景库, 加快个人碳账户、企业碳足迹等建设,丰富拓展多元的减排 量消纳渠道。 (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合肥市人民政府等配合) 5 (四)加强宣传引导。紧密结合“六五环境日”全国节 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碳普惠工作的 宣传和推广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行业商协会作用,开 展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志愿活动,引导个人和企业绿色低碳 发展理念。 (各市人民政府、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 省管局、团省委、省总工会、省妇联、省民政厅等按职责分 工落实) (五)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个人和企业信息披露及数 据风险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规处理减排数据、擅自转移 或注销碳积分、泄漏用户相关信息、减排量虚假交易、侵犯 用户商业机密等行为,对相关失信信息及时纳入全国信用信 息共享平台(安徽)进行联合惩戒。(省生态环境厅、省发 展改革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 6

pdf文档 【政策】安徽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_815541821521212

双碳报告研报 > 碳达峰碳中和行业研报 > 券商研报 > 文档预览
6 页 0 下载 2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2023-08-22 19:13:2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2030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