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共 安顺经开区 党 工 委管委 会 关 于 印 发 《 安顺经开区贯 彻 落实安顺市碳达 峰的工作方 案 ( 送审稿 ) 》 的通 知 各镇(办)党委(工委)和人民政府(办事处),区级国家机 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区直企事业单位,驻经开区单位: 现将《安顺经开区贯彻落实安顺市碳达峰的工作方案》印 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 委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023 年 7 月 13 日 安顺经开区贯彻落实安顺市碳达峰的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系列重 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党工委、管委 会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推动全区域全方位积极稳妥 有序做好碳达峰工作,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 〔2021〕36 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贵州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党发〔2022〕24 号)、 《中共安顺市委 安顺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安顺市碳达峰实施 方案>的通知》(安市发〔2023〕4 号)等政策文件,制定本实 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 建筑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低碳产业比重进一步提升, 煤电、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 显提高,煤炭消费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 电力系统初步构建,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低碳技术 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全面推行,林业碳 汇价值逐步显现,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建 立。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4%左右,单位地区 生产总值能耗较 2020 年降低 13%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 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市下达目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全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建筑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主导产业碳生产力显著提升,重点用 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清洁低碳、安全 高效地现代能源体系初步建立,煤炭消费明显减少,新型电力 系统稳定运行,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广泛形成绿色 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林业、岩溶、农田等碳汇价值全 面彰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 2030 年非 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2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排放较 2005 年降低 65%以上,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 二、重点任务 将碳达峰贯穿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重点 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产业绿色低碳提升、 城乡建设碳达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升级、循环经济助力降碳、 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全民绿色低碳、各镇 (办)政府(办事处)绿色转型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一)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动“光伏+产业”示范 基地建设 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妥善处理好能源低碳转型和供应安全, 着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大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力度, 打造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的高效清洁电力产业,建设 “光伏+产业”示范基地,推动能源产业从高碳向低碳转变,加快 构建规模型、效益型、生态型的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 1.加快煤炭绿色消费替代。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严控 煤炭消费总量,推动建材等用煤行业清洁能源消费增长,积极 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工 贸局、发改局牵头,国土资源分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城 管局、生态环境分局、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坚持集中式与分散式(分布式) 并举,因地制宜开展“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渔光互补”试点工程。 结合国家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重点推动屋顶分布式光伏开 发试点。积极发展风电,加快推动分散风能资源勘察开发。统 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有序实施水电增容改造。充分利用农 林生物质资源,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为满足生活垃圾产生量 的增长,适时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大地热能开发利 用力度,推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应用,加快建设中心城区为 重点的地热能开发示范区。到 2025 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 1.74 万千瓦,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总利用量达 8 万平方米 左右;到 2030 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提高到 1.8 万千瓦左右, 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总利用量提高到 10 万平方米左右。(发 改局牵头,工贸局,国土资源局、生态环境分局、农水局、财 政局、机关服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有序引导油气消费。合理控制成品油消费。大力推进生 物液体燃料等替代传统燃油,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加大非 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优先保障民 生用气和发电用气,推进交通、工业领域天然气替代。推动大 用户天然气直供,加快建设安顺经开区百灵分布式能源站,鼓 励工业用气大户采取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给方式,降低用气成 本。到 2025 年全区天然气消费量达到 1.3 亿立方米(其中: 百灵 9543 万立方米);到 2030 年全区天然气消费量达到 2.5 亿立方米。(发改局牵头,工贸局、国土资源分局、城管局、 交通局、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创建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调发展新 机制,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强数字电 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提质升级,推动 220 千伏 及以上线路重要交叉跨越区段可视化,实现 220 千伏及以上变 电站油色谱、局放在线监测率达到 100%,着力建设一个覆盖城 乡的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坚强智能电网。推动区域级“源 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提升清洁能源就近消纳能力;以现代信息 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储能等新技术为依托,充分调动负 荷侧的调节响应能力,推动分布式发电与电动汽车灵活充放电 相结合的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建立容纳高比例波动性 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储用一体化的电力系统。支持可 再生能源项目加装发电侧、电网侧储能装置,风电、光伏发电 项目应按项目容量 10%的比例同步建设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 等多元化调峰调频项目。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布局,鼓励利用富 余光伏电力发展电解水制氢,推动氢能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建设, 谋划到 2025 年建成加氢站 1 座(含油气氢综合能源站),开 展可调节负荷资源整合,需求侧具备 2%左右的尖峰负荷响应 能力;到 2030 年加氢站数量进一步提高,可调节负荷资源进 一步整合,需求侧具备 5%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建设氢能产 储基地。(发改局牵头,工贸局、国土资源分局、农林牧水局 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打造能效提升新标杆 坚持节约优先、效率优先,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 能源消费总量,全面提升全社会能效水平,打造能效提升新标 杆。 1.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强化固定 资产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从源 头推进节能降碳。推行重点用能单位分级管理,加快重点用能 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行先进的节能管理模式,推动用能 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实现用能高效节约配置。提升能源管理 信息化水平,加快重点用能单位用能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绿 色化改造,推进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企业开 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完善能耗在线监测系 统,逐步建立能源管理共享平台。健全能源计量体系,完善能 源计量监管体系,提升能源计量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大节能监 察力度,创新监察方式,提高监察效能,强化结果运用,逐步 实现高耗能行业、重点用能单位以及“两高一低”项目监察全覆盖, 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健全区级节能监察体系。(发改局、 工贸局牵头,市场监管局、机关服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 输、公共机构、商贸流通、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程 建设,提升重点领域综合能效水平。以“两高一低”项目集聚度高 的园区为重点,实施重点园区节能降碳工程,加快推动园区完 成循环化改造,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加大可再生能 源应用,打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低碳园区。实施重点行 业节能降碳工程,对标国内先进标准,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 推动电力、有色金属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争取各行业能 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家平均水平以上。以燃煤工业锅炉(窑 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工艺节能等为重点,实施重大节能 降碳技术示范工程,加快推进贵州百灵、国电南自等企业重点 节能项目建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发改局 牵头,工贸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投促 〈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 约束机制,推广先进高效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 对标国家最新能效标准,重点推进电机、风机、泵、压缩机、 变压器、换热器、工业锅炉等能效提升。围绕工业、建筑、交 通等节能重点领域,推广一批节能先进技术装备和产品,并组 织实施一批节能技术装备示范项目。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审 查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 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落 实。(发改局、工贸局、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高标准布局新技术基础设 施,加快发展安全可扩展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绿色数 据中心建设,做大做强“南智云”等数据中心,积极融入全省一体 化算力服务保障基地建设。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探索 多元化能源供应模式,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冷源、直流供电、“光 伏+储能”、分布式储能等技术模式,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严格执行通讯、运算、存储、传输等设备的国家能效标准,提 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推动高密度、高能效、低 能耗的设备应用。(发改局、工贸局、零一一科创公司等按职 责分工负责) . 实施产业绿色低碳提升行动,打造黔中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 坚持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四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动 “四化”产业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降低能源资源 消耗,加快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等绿色 产业,积极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黔中城市群重要中心城 市。 1.大力发展现代低碳高效产业。依托生态环境、数据资源 和军工技术等优势,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积极发展 先进装备制造、特色轻工、大数据电子信息

docx文档 【政策】安顺经开区贯彻落实安顺市碳达峰的工作方案(送审稿)_582248112154114

双碳报告研报 > 碳达峰碳中和行业研报 > 券商研报 > 文档预览
33 页 0 下载 3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2023-08-22 19:14:11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2030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