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新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三年行动 工作方案及责任分工(2023-2025)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力有序创 新推进湘江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根据 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 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湘发〔2022〕5 号)、《湖南省碳达 峰实施方案》 (湘政发〔2022〕19 号)和《长沙市碳达峰实施方 案》(长政发〔2023〕2 号)有关工作安排,结合我区实际,制 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 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与指示批示精 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实施“强 省会”战略,紧紧围绕“三区一高地”建设目标和全球研发中心 城市首开区功能定位,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湘江新区经济社 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 创新驱动,聚焦产业;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示范引领,以点带 面”的基本原则,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 中长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强化科技引领,着力推进产业绿色 化和绿色产业化,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持续做好能源、交通 — 1 — 结构绿色转型,全力打造宜产宜业美丽人居环境,加快形成绿色 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做好全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龙头示范,确保 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 3 年工作开展,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特征的现 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能源、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能级、 能效显著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生产生 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园区、绿色供应链管 理企业和绿色设计产品,落地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 2025 年底,新区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较 2020 年下降 14%,能源消费总量 得到合理控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稳步提升,碳排放强度下降 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重点任务 将“双碳”目标挑战作为倒逼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 型的重大契机和抓手,重点围绕能源低碳转型、产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绿色城乡建设、低碳智慧交通、美丽人 居环境、绿色金融、全民参与和示范引导等领域进行系统性改革。 (一)有力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持续推进减煤降碳与电气化。巩固散煤治理成果,定期组 织对各街镇进行燃煤污染整治工作专项检查,因地制宜压减居民 散煤消费,推动建材企业用能煤改气、煤改电,逐步淘汰煤矸石 — 2 — 多孔砖等砖瓦轮窑落后产能产线,研究适时扩大新区高污染燃料 禁燃区域。全面提高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电气化、智能化水 平,推动终端能源消费方式升级,有序引导各园区对工业生产中 低温热源进行电气化改造。 2.大力实施“光伏+”工程。结合资源禀赋、土地用途、生 态保护、负荷消纳等情况组织勘察评价,全面梳理新区范围内新 能源可开发资源。充分利用新区各园区、企业厂房、仓储基地、 公共建筑、交通设施和居民住宅等既有建筑物屋顶、外立面或其 他适宜场地,按照“宜建尽建”原则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 应用。新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国有企 业等公共建筑有安装条件的屋顶应全部加装光伏发电设施,鼓励 工商业建筑加快建设光伏发电设施。积极推广建筑采用光伏一体 化(BIPV)、 “光储直柔”等技术,鼓励居民应用太阳能生活热水 及采暖利用。探索推进区域隔墙售电试点。优化分布式光伏备案 并网流程,完善“一张表、一次办”服务,确保“应并尽并、能 并早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对手续不完善 或备案超一年未开工项目取消备案资格。 3.全面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积极发展多能联供区域综合 智慧能源系统,稳步推进梅溪湖 D 区、洋湖生态新城南区、长沙 智谷等综合能源站建设。充分采用天然气、浅层地热等清洁能源, 积极推动水源热泵、冰蓄冷、智慧管理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强化规划引领,鼓励湘江科学城、梅溪湖国际新城、大王山宜居 — 3 — 新城等新建片区将集中供暖(冷)作为必备市政基础设施,研究 建立空间规划与能源项目规划一体化管理机制,探索在土地出让 或项目招商引资环节明确供能方式。探索将屋顶光伏覆盖面积、 地热能源站供能比例等新能源利用控制性指标一并纳入土地出 让条件。鼓励增量配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通过创新综合能 源业务模式、开展绿电交易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域内、外清洁能源 消纳水平,引导生产生活集中供热(冷)、供气。支持在具有稳 定燃料来源和热负荷的工业园区就近布局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4.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结合市智慧电网“630 攻坚”高 标准打造坚强智能电网。积极推进湘江科学城新型电力系统创新 融合示范区建设,以满足多元用户接入需求为目标,加快构建新 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强负荷中心的就地电源支 撑和灵活调节能力,积极推进自购地企业、园中园开展“源网荷 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智慧系统建设,研究出台专项政策推广以 “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绿色微电网建设,引导企业错峰生产。 鼓励能源综合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开展虚拟电厂试点建设, 着力提升负荷侧响应能力和电力设施利用效率,鼓励“光储充一 体化”试点项目建设。建立湖南湘江新区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引 导工业用电大户和工商业可中断用户积极参与负荷响应,探索推 行建筑楼宇电力需求侧管理。 (二)全面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1.打造绿色低碳先进产业集群。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建 — 4 — 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全力推动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 长沙智谷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投产。强化新区工程机械、先进储 能材料、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智能网 联汽车关键零配件、装配式建筑等“两大五小”绿色低碳机遇产 业优势地位,加速布局氢能装备等未来产业,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研究设立专项资金,优先选用新区产品高标准打造试点项目,培 育新区品牌,全面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发展。持续推进“两业融合”,不断扩大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大 力发展信创产业,鼓励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围绕“延链补链强链” 吸引一批符合生态绿色导向的科技研发、总部办公等企业功能集 聚,支持中联重科、中伟新能源、远大住工、红太阳新能源等“链 主”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深化与园区中小企业合作,以产业链 为抓手,在梯度培育机制下,壮大一批低碳领域“专精特新”、 瞪羚、制造业单项冠军、独角兽等企业,培育若干个百亿企业和 千亿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2.做好产业绿色转型全过程治理。将能耗和碳排放管理融入 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做好源头管控,探索将单位增加值(产值) 能耗水平、产业循环式组合作为新区规划布局、招商引资、土地 出让等环节的重要门槛指标和布局参考,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 面清单》和《“两高”项目管理目录》。强化节能审查和验收, 鼓励新建项目采购应用高效节能设备,主要用能设备必须达到二 — 5 — 级以上能效。加强存量项目管理,研究在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 监测系统基础上扩大覆盖范围,拓展服务功能和应用场景,完善 新区“双碳”数字化管理体系。提升清洁生产和节能监察执法效 能,定期开展节能诊断,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未达标的 落后设备,全面提升用能系统能效水平。 3.推动企业全面绿色化转型。鼓励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 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开展绿色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品牌 绿色竞争力。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国、省级绿 色工厂、绿色(低碳、近零碳)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 链、能(水)效领跑者等示范单位。进一步推动长沙高新区、宁 乡经开区、岳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项目。 支持中联重科、长沙矿冶研究院、邦普循环等龙头企业建设工程 机械再制造、电池回收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引导有色、新材料等 行业企业实施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和高效末端治理。 4.着力提升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 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中能量流、物质流等关键资源环境信息数 字化采集、智能化分析和精细化管理。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共享检 测、共线生产、柔性制造、精益生产等方式,开展全要素全流程 的“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加快以电机、风机、泵、压缩机、 工业窑炉、变压器、换热器、锅炉、制冷机、环保治理设施等主 要用能设备淘汰替换为重点的节能减污改造提升。鼓励龙头企业 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能效标杆水平,探索打造“超级能效”工 — 6 — 厂。强化新型基础设施节能,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创建,引导大型 数据中心纳入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新建数据中心能 源利用效率(PUE)不高于 1.3,加快既有数据中心升级改造, 力争能源利用效率(PUE)不高于 1.5。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 管理、能源托管等市场化模式实施节能改造,针对以上项目研究 出台新区财政配套支持政策。 5.构建产业绿色转型服务生态圈。创新低碳产业发展模式, 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的引导支撑作用,支持建设湖南省“双 碳”综合服务平台、绿色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普惠性平台, 鼓励低碳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工业数字化、能耗(碳排放)管理、 技术设备引进、碳足迹、绿色数字认证等绿色制造系统化解决方 案,引导企业实施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在节能技改领域推广咨 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服务模式。推 进标准化体系建设,鼓励中联重科、巴斯夫杉杉、威胜集团、华 自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 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研究、参与国家重点领域绿色行业标准制修订, 推动企业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探索组建产业链标准化联盟。 (三)构建市场化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1.加大重点领域绿色技术研发。全力支撑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建设,聚焦能源节约、清洁能源、智能输配电、绿色制造、功率 半导体、环境与污染治理、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低碳与零碳工 业流程再造、再制造等领域,面向新区绿色低碳领域领军、“瞪 — 7 — 羚”等科技创新型企业,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每 年组织征集共性技术难点和技术需求,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参与绿 色技术研发,推动攻关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的关键核心绿色技术。 2.壮大绿色技术创新载体。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湖南模式,以 满足国家绿色转型、能源安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低碳战略 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动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 新中心等国家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加快建设极端环境电能变换等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新培育或引进的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 国家产业创新中心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

pdf文档 【政策】湖南湘江新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及责任分工(2023-2025)

双碳报告研报 > 碳达峰碳中和行业研报 > 券商研报 > 文档预览
25 页 0 下载 4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2023-11-15 09:50:56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中国约定的碳达峰是哪一年( 答案:2030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